顯示具有 知情同意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知情同意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7年10月29日 星期日

德鴻汽車教我的行醫之道



兩個月前家族聚餐,被嬸婆強烈投訴車子太熱不能載人!這才撥空請了一個下午休假,帶它去「看醫生」。


買了這台二手的Nissan Cefiro V6.24之後,一直是德鴻汽車的老闆王耀德大哥幫忙我保養。還記得有次假日回彰化,車子突然無法發動,趕緊電話諮詢專業的阿德老闆,「可能是變速箱的檔位接觸不良,你從P切換到N檔再發動看看」,照做之後果然順利發動!


這次冷氣全是熱風的原因,主要是冷媒外漏,以及多年下來,整個循環系統內的機油也變質,堆積很多沉渣。換了新的冷媒管,徹底清洗循環系統,按照汽車規格加入適量的新冷媒,冷氣全開最冷可以到6度!


專業真的是隔行如隔山,其實很多東西都聽得一知半解,病人們在聽病情說明與衛教,大概就是這種感覺吧?老闆很有耐心地講解,也把重要的環節、新拆封的耗材拍照傳line......這不就是醫療一直在講的醫病溝通、知情同意(inform consent)、共享決策(share decision making)嗎?


阿德老闆不僅很會診斷,在維修和教育上也可感受到他對汽車的熱忱,一邊維修,他一邊閒聊分享多年的經驗:


「我不會硬要客戶換東換西,畢竟不同的車況和車齡,有的撐個2年買新車比較划算,有的好好保養,甚至還可以開10年以上。有些真的會影響行車安全,連帶影響整體車況和使用壽命的,我就一定會建議維修。」


這是客製化地了解不同族群的狀態和需求,有專業、有尊嚴地賺錢,讓人們有相符的認知與期待。


「有一位客戶很天才,我跟他說,水箱加不滿,表示有滲漏,最好要仔細檢查,更換管路,他覺得加滿就好,不是都沒事嗎?結果後來在路上引擎冒煙,回來聽到連引擎都要維修,才感到後悔。不了解的時候很開心,以為省下了錢,出事才知道得不償失。感受不到問題的時候你叫他修,客人會覺得你在騙他錢。」


這讓我想起一個比喻:晴天的時候,一把雨傘50塊沒人買;大雨滂沱,一把漲到500塊,卻供不應求。只是健康的問題,如果都等到「超有感」自行求助,常常都為時已晚啊,定期的5000公里小保養10000公里大保養,才是有智慧的做法。


「後來這類講不聽的,我會跟他報價,請他去別間問,我報價實在,有時候他們知趣就會回來;遇到真的很皮的,就提醒他們如果遇到哪些狀況,要怎麼因應,例如已經引擎冒煙,不要馬上加水,熱漲冷縮之下引擎可是會報銷的。」


奧客再奧,也是奧到自己,自由放生就好,有緣體會價值的,自然會「迷途知返」。


「有跟我買中古車的客人,忘了關大燈,電瓶沒電無法發動,卡在高鐵站附近,那天是假日晚上9點,接到不明來電才知道是他,蓄電的時候還被警察趕。踩油門的配合也很重要,有次客人沒配合好,車子突然暴衝,我站在前面差點被撞到。」


哈,各行各業果然有很多趣談,與不為人知的風險和「眉角」,克服這些完成任務,都是對品質和售後服務的自我要求,一開始或許無償,累積起來,時間會建立值得信賴的品牌。


感謝阿德老闆不只解決汽車的問題,也給我行醫上的啟發!再次推薦專業的德鴻汽車修理,如果你想找做生意實在、專業、又耐心說明的汽車醫師,找阿德老闆就對啦!


附上車勢汽車網對德鴻汽車的專長介紹:http://www.carce.cc/garage/753


2016年8月5日 星期五

膽道鏡風險如何說明?

ERCP,逆行性胰膽道內視鏡,不用開刀,即可處理卡在總膽管的結石。聽起來很棒,然而一旦病況需動用到醫療,總是有一好沒兩好,尤其較有侵入性的處置。儘管大多數患者在ERCP後反應良好,但醫師可是走在刀口上治療患者,久久遇到一個嚴重併發症,大家都很頭痛。


醫療的藝術,就是併發症的藝術,醫者,詭道也。醫師擔心辛苦治療患者,卻出現預期外的併發症,結果被反咬一口說沒作術前說明,都是你的疏失,所以把風險說得很嚴重;患者和家屬也害怕大醫師那麼繁忙,多問一句顯得自己無知,聽得霧煞煞,但只敢等醫師離開後找護理師詢問。彼此的猜忌、害怕、防備,無法成為一同合作的夥伴,患者聽不懂,如何一起承擔風險?


所謂的風險,都是大量病例統計的結果,對於不明白醫療的患者和家屬來說,一切併發症的機率只有0%和100%,光作防衛性說明,專業術語和風險機率無法達到有效溝通,下場不外乎「家屬聆聽說明後拒絕治療」或是「激怒家屬,醫護團隊一起來善後,最後該做的還是要作」,如何解釋膽道鏡風險,能讓患者家屬聽懂,又不會過於擔心?把握兩個原則:「有圖有真相」、「事前的誠意比事發的誠意重要」。分享自製的膽道鏡說明書,可以在上面寫字畫畫幫助說明,大器一點直接送給家屬;防衛一點,說明後彼此簽名夾病歷存證。


圖╱臨床肝膽病雜誌

一、膽管鏡怎麼做?

膽管鏡採吞胃鏡方式,深入至十二指腸位置,由胃鏡前端伸出導管,進入乳突(膽胰道共同開口),之後往上進入總膽管,注射顯影劑照相,確定膽道結石阻塞位置,接著以氣球擴張或刀片劃開,擴張乳突出口,伸入取石網將膽泥、砂、石拖出。手術時間平均50分鐘,困難狀況花費1~2小時亦有可能。


二、成功率與風險?

膽管鏡取石成功率約80~90%,比起開刀侵入性較小,成功率也不錯。以下併發症的發生率約5~10%,必須知會您風險仍然存在,醫療團隊會盡量努力,將風險降低,萬一發生也有相對應的處理辦法,解釋如下:

圖╱NEJM、MedSci

三、可能併發症與處理方式?

1. 出血:平均發生率約0.3~2%。大多與內視鏡乳突切開術有關。治療後2週內都有出血之風險。若有服用抗凝血劑、抗血小板製劑、或出血傾向(洗腎,肝硬化,血小板低下等)須注意並與醫師討論。

2. 腸穿孔:有部分患者有十二指腸乳突旁憩室,腸壁較薄,不論氣球撐開或刀片劃開,都有可能造成腸壁破裂,發生率不高約 <1%。若胃曾經開過刀或膽管狹窄的患者,發生穿孔的機會較高,萬一發生可能需會診外科手術。

3. 感染:阻塞的膽道宛如充滿淤泥的水溝,一經器械攪動,充滿細菌的膽泥煙塵瀰漫,若滲入全身血管的菌量較大,會造成敗血症,平均發生率約<3%,包括急性膽管炎,與急性膽囊炎。另外,吞入內視鏡時嗆到,也可能產生吸入性肺炎。若術後發生發燒、畏寒,請告知醫護人員,會評估是否使用抗生素治療。

4. 胰臟炎:平均發生率約3~10%,因人而異,根據不同檢查與治療,不同年紀與性別,有不同的發生率,某些高風險族群可高達15%。高風險包括年輕人、女生、以前曾有治療過而產生胰臟炎等。鋼絲導線與顯影劑注射,難免對胰臟造成些微損傷,若發生則延長空腹時間,注射點滴補充養分,觀察是否有較嚴重的胰臟炎併發症。

5. 取石失敗:可能因膽道過於狹窄沾黏無法撐開、石頭位置過高、膽石過硬等狀況而取石失敗,屆時可能會置放膽道支架、另行安排第二次膽管鏡,或會診外科評估手術必要性。


祝福辛勞的醫者們行醫無災厄,奧客醫糾遠離我;不得已需要治療的患者順利出院,別過度迷信醫療,習慣才能根治疾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