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具有 體液狀態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體液狀態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6年10月27日 星期四

體液狀態評估圖解--「吸星大法」


此篇供新進醫護人員參考。對於到底該幫病人脫水還是灌水,不同醫師的準則不同,常常讓人很困惑:不是才灌了1000~2000 ml的生理食鹽水,怎麼又要打利尿劑脫水了?承接之前寫的「圖解心衰竭治療」,這次圖像化個人常用的體液狀態(fluid status)判斷依據,成為俗又有力的「吸星大法」。

總訣:L.I.V.E.H.D(live HD 實況洗腎)

"V":Vital sign(生命徵象)



  • 缺水:心跳速度爬升、血壓降低、大量解尿、一直口渴討水喝、虛脫無力,可能利尿劑用太強。


  • 過載:尿量降低、越來越喘、陣發性夜咳(paroxysmal nocturnal dyspnea)、端坐呼吸(orthopnea),可能是心衰竭而體液超載。


"E":Physical Examination(理學檢查)



  • 缺水:眼窩凹陷(sunken eye)、皮膚回彈力差(poor skin turgor)、嘴唇黏膜乾燥龜裂(dry mucosa)、心跳過快或震顫發作(Af with rapid ventricular response)。


  • 過載:身體承受重力處按壓指痕延遲消退(pitting edema)、S3或S4萬馬奔騰雜音(S3 murmur or summation gallop)、雙側肺底吸氣中末期捻髮音(basilar rales)、內頸靜脈鼓脹(jugular vein engorgement)、大量腹水(shifting dullness)。初期的肺水腫鬱積(pulmonary congestion)可能以吐氣末輕微嘯鳴音表現(expiratory fine wheeze)。


"L":Laboratory data(驗血數據)



  • 缺水:氮血症 Bun/Cr >20(prerenal azotemia,但也可能是心衰竭)、尿酸過高(hyperuricemia)、高血鈉(hypernatremia)、高血液滲透壓(serum osmolarity)、血比容飆升(Hematocrit)。


  • 過載:BNP >200 ng/ml(暗示心衰竭)、低白蛋白(hypoalbuminemia,暗示血管內液體留不住,大量往間質滲漏)、血液稀釋(hemo-dilution)、高尿鈉或尿氯(U-Na/U-Cl,不準確,暗示利尿劑使用或大量液體經腎臟過濾)。


"I":Image information (影像檢查)



  • 缺水:心臟/腹部超音波顯示坍塌的下腔靜脈,或扁扁的心臟,有興趣可請教心臟科醫師或這篇Volume status and preload responsiveness assessment,超音波可以評估的參數有IVC diameter、IVC collapsibility index、LV end diastolic area、LVOT VTI variation with respiration等。


  • 過載:CxR肺部蝴蝶翼浸潤(bilateral butterfly wing)、肺門鼓脹(hilar engorgement)、超音波下腔靜脈不會隨吸氣變窄、鼓脹的心臟等。


"H":Hemodynamic(血路動力學)



  • 當病況複雜,明明腫歪歪卻缺乏有效容積(effective volume),看起來已經瘦巴巴卻因為肺高壓、心腎太差等因素仍需脫水,在加護病房的照顧下可考慮使用肺動脈導管監測(Swan-Ganz Catheter)、UscomPICCO、Edward等儀器。


"D":Disease consideration (疾病考量)



  • 感染症下預期內毒素造成血管擴張血漿滲漏、登革休克症後群(Dengue shock syndrome)看到Hct急遽飆升 >40%,就別再說一小時只滴一包500 ml食鹽水是「灌水」,2/3都滲到間質去了,請至少半小時進去1000 ml以上,血管才撐得起來,重要器官和周邊組織灌流才會夠。
  • 肝硬化大量腹水和腳腫不會死人,可是脫得太乾腎臟灌流不足會造成腎衰竭,請適度調降利尿劑,或是放腹水時補充膠質溶液如白蛋白、血漿、輸血等。


  • 休克又加上FiO2大於90%的呼吸窘迫症候群(ARDS),有時要一邊灌水、一邊使用CVVH連續血液透析,或是放棄乾濕控制先上葉克膜(ECMO)。


  • 急性心肌梗塞(AMI)若影響左心則大原則是脫水,影響右心(RV infarction)大原則灌水。


  • 糖尿病酮酸血症/高滲透狀態(DKA/HHS)身體至少缺水4~6 Liter以上。


  • 尿崩症(Diabetic insipidus)一天尿液會流失6~8 Liter以上,除了缺水還會電解質不平衡...族繁不及備載,僅列出常見的疾病。


結語


到底該灌水還是脫水?的確會讓臨床醫師很煎熬,「寄與不寄間,妾身千萬難」,沒關係,發現方向錯誤趕緊矯正就好,太小家子氣會讓自己搞不清楚到底方向對或不對,設定好目標,下好離手。除了學理上的預備,多多建立個人經驗就是囉。

希望圖解「吸星大法」L.I.V.E.H.D(live HD 實況洗腎),能幫助大家走過迷惘的歲月,謝謝收看。(怎麼這位主治醫師說要脫水另一位說要灌水,啊啊啊啊~)


2016年7月20日 星期三

圖解急性心衰竭治療


本篇供內科住院醫師和專科護理師們參考。身為大內科的一份子,應該遇過急性心衰竭喘不停,脫離呼吸器遙遙無期?脫水脫到虛脫腎衰竭,利尿灌水進退兩難?簡單整理一張圖希望能幫助大家順利解套。心衰竭患者的心臟像一台老爺車,平常還開得動,行駛得差強人意(compensation),可是一遇到突發狀況就拋錨了(decompensation),第一線照顧者的目標就是要讓老爺車可以再次動起來。

總訣:評估冷熱乾濕、矯正誘發因素、負荷滲透輸出。

一、冷熱乾濕


水分的平衡是動態的,而即使全身水腫,也可能血管內容積(effective volume)不足,或是心臟不夠力,周邊組織灌流不足。「冷」表示灌流不足,「熱」則相反;乾濕表示體液狀態,可以觀察的部份:

1. 低心輸出徵象(low cardiac output sign):四肢冰冷、腸胃不適、肝腎衰竭、低血壓、意識不清。

馬達沒力快沒命,自動優先保護重要器官!如同遠古的老祖宗被野獸追趕,沒空吃東西上廁所,真的進展到肝腎衰竭、意識不清,那病人大概是插管接呼吸器狀態。心輸出不足,想辦法強心,或是減少它的負荷。

2. 水分鬱積徵象(congestion sign):夜間喘、端坐呼吸、肺水腫、下肢水腫、頸靜脈鼓脹。

夜間喘(Paroxysmal nocturnal dyspnea)通常是躺下後1~2小時左右身體水分回流,肺毛細管楔壓(PCWP)上升所造成,會喘會咳嗽,常被誤以為是長期感冒。初期肺部水分鬱積(pulmonary congestion)常以下肺細微哮鳴(fine wheeze)或捻髮音(basilar rales)表現,被稱為心音性氣喘。水分鬱積,想辦法脫水。

體液狀態的評估有點自由心證,之後另開一篇討論。每位主治醫師對體液狀態的認定和喜好不盡相同,一位說脫水,一位說要補水,第一線照顧者常常暈頭轉向......別妄自菲薄,接觸病人時間最長的你/妳,有主治醫師無法做到的觀察和用藥經驗!很多事情嘗試了才知道,脫水脫過頭再補回去就好了,當然不鼓勵劇烈的體液變化,還是要全面地評估後再行動。

二、誘發因素


記憶口訣: My HEART FAILS (我心衰竭)

My: myocardial infarction (心肌梗塞)
H: Hypertension (高血壓危象)
E: Electrolyte imbalance (電解質失衡)
A: Arrhythmia (心律不整)
R: Renal disease (腎衰竭)
T: Thyrotoxicosis (甲狀腺風暴)
F: Fluid overload (飲水過多)
A: Anemia (貧血)
I: Infection (感染)
L: Loss of medication, labor (自行停藥、懷孕生產)
S: Stress, shunt (壓力、動靜脈廔管術後、任何影響)

初步穩定生命徵象後,務必找出本次造成「拋錨」的誘發因素並矯正、衛教。

三、治療考量(負荷滲透輸出)


1. 前負荷
利尿劑回來之前,可以先用低劑量morphine緩解呼吸喘,也有些微venous dilatation效果;NTG沒空算劑量就3 gtt/min起跳,沒改善一次往上調3 gtt/min;真的喘到呼吸衰竭,血氧掉到90%以下,趕快插管接呼吸器,用藥物硬撐太久小心變成要CPCR!腎衰竭病人對利尿劑反應差安排洗腎脫水。

2. 滲透壓
一味地脫水,有時仍水腫喘但病人已經口乾舌燥,倦怠無力,不一定要脫水脫成木乃伊,可考慮補充膠質溶液、增加灌食營養、限水倍濃配方(建議>30 kcal/kg/day,或至少>1500 kcal/day)、輸血漿(心肌梗塞不要輸FFP,小心冠狀動脈塞住!)、血色素Hb: 9~10 mg/dL(這好像和心肌需氧比較有關)。血管內滲透壓要夠,有效容積足夠,周邊灌流和生活品質才會好。

3. 心輸出
Af RVR心跳每分鐘大於110,以及心肌梗塞後血壓穩定,可嘗試降心跳至小於100 bpm,中長期目標60~80 bpm,Beta-blocker效果優於Herbesser;若有氣喘COPD可使用selective beta-1 inhibitor如 Bisoprolol。Herbesser在許多病人1# Q8H反應不佳,通常要2# Q8H以上,Digoxin在CKD stage 5以上和洗腎患者切勿使用,CKD stage 3~4倒是打1支藥效就很好,要注意血鈣和血鉀濃度;若Af壓不下來,在體液狀態足夠、QTc沒有延長的情況下,就打Amiodarone吧。

若出現低心輸出徵象,派強心劑出馬,血壓夠用Dobutamine,低血壓心跳慢就用Dopamine,懶得算劑量就10 gtt/min起跳視狀況調整,Dopamine容易心跳快,Dobutamine超過15~20 gtt/min會稍微掉血壓;為增加拔管信心,可前幾天開始滴Dobutamine 3~5 ug/kg/min稍微增加一些心臟收縮力。

甲亢風暴是高心輸出心衰竭,歸類為「乾熱」,心跳快、四肢末梢溫熱、喘又躁動,到底要脫水還是灌水?在甲狀腺素抽血報告出來之前,若有病史、臨床高度懷疑(眼凸、脖子粗、削瘦乾熱等),直接先用Propronolol 1~2# Q6H,加上其他甲亢藥物治療。

Cardiac resynchronizing therapy只有心臟科能裝,末期心衰竭還有個藥物能促進心房心室的收縮同步率(A-V synchronization):Ivabradine (Coralan)。它作用在If channel,抑制節律電位傳導,又沒有Herbesser和Beta-blocker的心肌抑制副作用(negative inotropic effect),健保給付在已使用其他心衰竭藥物卻控制不佳的患者,心跳仍>75 bpm, EF <35%,最大劑量是1# BID,是滿好用的新藥。

降低心跳速率的好處有「減少心肌耗氧與氧化壓力」、「降低長期腔室變形(remodeling)」、「增加房室同步率(synchronize)」、「增加舒張期血液充填而增進心輸出」......正可謂「世界越快,心,則慢」

4. 後負荷:
大血管的彈性和阻力是支撐血壓的一部分,但阻力過大也會增加心臟的負擔,降血壓於是成為減低「後負荷」的手段。尤其是中度到重度的二尖瓣逆流(moderate to severe mitral regurgitation),很容易有右上肺單側的肺水腫,或是拔管後到晚上又喘起來,需要脫乾一點。在前負荷、滲透壓、心輸出都處理好的前提下,可以把收縮壓控制在110以下,甚至90~100 mmHg。ACEI/ARB耳熟能詳,大家比較少用的是Hydralazine (Apresoline),一種古老的血管擴張血壓藥、也是少數能用在妊娠高血壓的藥物,Hydralazine有三種劑型,10、25、50 mg,若moderate MR以上,PASP >40 mmHg,個人經驗至少要用到25mg TID以上。Hydralazine降壓速效titrate方便,當天晚上或隔天常有顯著的改善。

ACEI/ARB抑制Renin-Angiotensin System,減少身體水分鹽分滯留,嚴格來說應歸類在前負荷,降血壓藥物沒特殊禁忌的話,都可以拿來降壓減少後負荷,沒有瓣膜問題的患者,按照JNC7建議的CKD、糖尿病控制在<135/80 mmHg,70歲以上 <150 mmHg應該就可以了。

鎮靜藥物對插管、甲亢、焦慮、躁動、失眠患者比較有幫助。較少遇到的急性心衰竭包括嚴重主動脈狹窄(critical AS)和肥厚型心肌病變(HCMP),若使用Vessel-dilator agent、Digoxin、Beta-blocker等藥物,可能會惡化病情,就交給心臟科專家處理;而心肌梗塞後的心室中膈破裂、二尖瓣腱索斷裂等併發症,運氣不好就會遇到!呼吸器調到極限血氧撐不住、心跳快又直冒西瓜汁泡沫痰、強心劑使用仍血壓一路掉......趕快掃個床邊心超確診、通知後線學長姊,找心臟外科開刀救命!


很抽象嗎?多練習處理幾次急性心衰竭,你的心臟就會很強大了!(感謝教導我的學長姊們和病人們......淚)




《箴言書4:23》 你要保守你心,勝過保守一切(或譯:你要切切保守你心),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