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9月7日 星期四

不想重來的夜晚,它還會再來



第一個月來內科受訓的PGY住院醫師,9月1日第一天值班,就經歷震撼教育。




一位長期洗腎,換過人工心臟瓣膜的73歲阿婆,腸子多處出血,置放動脈導管,注射血管收縮劑之後,仍然在解血便,無法洗腎脫水脫毒素,就這麼送回病房......


到底是肺水腫先來?還是出血到休克先來?還是形成血栓造成心肌梗塞會來?


先解決進行中的出血,把想得到的止血藥物全開立上去,佐以輸血,交班明日早上要加洗腎脫水,萬一產生血栓發生中風心肌梗塞,只能認了。


這只是其中一顆不定時炸彈,沒空讓你呆在那邊進退兩難。




從急診轉上來了新病人,中重度主動脈狹窄的91歲老伯,因為心衰竭加劇,肺水腫住院,讀書沒看過相關章節,就不會知道利尿劑或降壓降心跳藥物用太兇,在重度主動脈狹窄可是會馬達不夠力,瞬間昏倒給你看!


35歲年輕女性,白天接受逆行性膽管鏡取石術,因無法承受不適而取石失敗,擺了總膽管引流管,等待外科評估開刀,同個時間也哀號嚴重上腹痛......


該不會是做膽道切開術之後,併發了不想遇到的腸穿孔或是胰臟炎?


依照書上的診斷順序教學,我本來簡單地安排一個左側臥X光,即可評估是否有腸穿孔常見的游離空氣,剛好外科的朋友來會診:「值班時段劇烈腹痛,當然是直接照電腦斷層啊!」


暮鼓晨鐘的一句話!


雖然有腸穿孔,電腦斷層也不一定能100%診斷,但懷疑腸穿孔只照X光,萬一出事被事後檢討,就是圖樣圖森破!Too young too simple!好在,只是併發輕度的胰臟炎,因為年輕,疼痛感較為強烈而已。


病房一線的事務,理當是住院醫師和實習醫師負責處理,除非緊急和無法判斷的情形,才會通知二線的總醫師,或主治醫師協助,就這麼剛好,當天沒有實習醫師幫忙處理雜事,放鼻胃管、導尿管、心電圖、抽動脈血,全都得由PGY自己動手;另外,第一個月第一天,PGY醫師什麼都不熟悉,作為二線支援的總醫師,只能摸摸鼻子,親自寫病歷、接病人、處理突發狀況、一邊教學。雖然花時間,但不把學弟妹教會,之後一同值班時,又得什麼都自己做......也是因為有許多貴人的包容和指導,我才能在行醫的路上走到現在,幾句提點,能改變醫師和患者命運的話,就多少教學一些吧!




邊忙邊指導內科觀念,想說已經仁至義盡,準備溜回去休息時,一位晚期肝硬化的86歲阿婆,突然意識昏迷,全院廣播傳來急促的「7979!某病房某病床,7979!」


為了不讓病人恐慌,7979,是給值班醫護人員聽的暗號,意味著緊急狀況需要急救人手,請立刻前來!


趕到時,一群醫師和護理師已圍在旁邊,心電圖監視器顯示心室頻脈,徒手摸不到脈搏跳動......是無脈性心室頻脈!這如同抽水馬達想一直打出水分,汲水端卻無法配合,沒有任何水分回充,血流不足的腦部和重要器官,必定產生不可逆的損害!這是致死性的心律不整!


「準備去顫電擊!」發號施令,等候電擊器蓄電的同時,我已開始心臟按摩,試圖減少幾秒重要器官缺血的情形。


「逼~逼~逼~~~碰!」運氣很好,電擊一次,成功鎮壓紛亂的電氣訊號,再壓胸一陣子,心律轉變為心房震顫和有脈性心室頻脈輪替,補上一支抗心律不整針劑,患者開始有了脈搏和呼吸,只是,仍然深度昏迷,且牙關緊閉,這種狀況,必須做氣管內插管,保護呼吸道不會噎住,以及萬一致死性的心律不整復發,減少場面的混亂,不用面臨同時得壓胸、插管、給急救藥物、打點滴、抽動脈血的壓力。




守外科加護病房的主治醫師,帥氣地穿著拖鞋在一旁情義相挺,「電擊那一下非常的關鍵,接下來就等插管轉加護病房了,今晚加護病房全數滿床,要馬上借床轉過去,應該不可能了。」


很佩服學長還這麼有熱忱,從距離較遠的加護病房趕來支援7979。老實說,現在聽到7979,除非是自己的責任範圍,我已經意興闌珊,像這晚如此「神之手」一般的奇蹟統計來看只有10~20%成功率,10個人裡面,大概只有1~2位幸運兒,九死一生,哪是電視劇演的,隨便壓一壓,都能把病人從鬼門關前搶回來?


會需要7979的病患,大多也是多重疾病纏身,就算搶救回來,常常也是苟延殘喘,只能在醫療院所度過餘生,多少人能善終?如何促進預防醫學,讓民眾有正確的養生保健觀念,急重症醫療可以減少用武的機會?


只要是值班人員,遇到7979,再多念頭都得先拋下,沒有簽署不急救同意書的,你就得全力搶救,拚那個九死一生的可能性!




回想起自己擔任第2年住院醫師時,一位有嚴重冠狀動脈阻塞問題的患者,同樣發生致死性心室頻脈,忙了3個小時沒有救回來,家屬無法諒解,和一群同仁們到法院走了一遭,暗暗捏了把冷汗,感謝 神!也感謝大家的幫忙!相似的場景,不同的結局,這次奇蹟地救援成功!


儘管主治醫師學長皺著眉,表情嚴肅地嘟噥著人力和制度的問題,那穿著拖鞋和藍色刷手服插管的身影,帥氣值爆錶!(危險示範,小朋友請勿模仿,拖鞋擋不住血液、污物、針扎!)


是啊,去它的共體時艱,去它的相忍為國,在每一個難熬的當下,我們必須專注於成長和生存,把無論成功或慘痛的經驗,都傳承下去。




阿婆縱然深度昏迷,打了2支鎮靜劑仍牙關緊閉,無法順利地插管,來支援的麻醉科醫師拿出內視鏡影像導引插管神器,也被阿婆咬歪,最後是打了肌肉鬆弛劑,才乖乖就範。寫好急救紀錄開好醫囑,沒能稍作喘息,未爆彈再度發現!


一位36歲酒精性肝硬化的年輕男性,本因菌血症住院,治療3天仍高燒不退,也在兵荒馬亂的這晚,開始咳血痰!眼看越來越喘,用了最高濃度的呼吸面罩,血氧仍緩緩降低,X光一照......天哪!怎麼才3天,兩側肺部全白掉了!


年紀這麼輕就心衰竭肺水腫?全身發炎物質瀰漫,造成的呼吸窘迫症候群?還是流感重症?或免疫功能極差才有的卡氏肺囊蟲肺炎?




與其等到呼吸衰竭昏迷,突發的心跳停止才做氣管插管,家屬和病患都同意預防性地先行處理,但可能是酒量太好,打了劑量不小的兩種鎮靜藥物,這先生還是掙扎著說夢話,一邊咳血色泡沫痰,喉部的視野,怎麼抽痰都是一片紅......


運氣真的太好了吧!一個晚上,兩個困難插管,麻醉科醫師再度被我們從開刀房請來支援,本來面色不悅,發現的確高難度,挑戰成功後,也滿意地聽診檢視管路深度是否恰當,呼!難熬的一晚,總算是劃下句點?


凌晨4點,拖著沉重的步伐,走回科內辦公室的路上,全院廣播再度響起, 「7979!某病房某病床,7979!」扎實地連續工作20的小時,真的累癱了......不是內科的病房,就交給其他有聽到的人吧!




誰想得到,一個晚上能有這麼多緊急狀況?


早期警示電腦系統,是很好的設計,可惜縱然能每2~4個小時擷取全院病患的生命徵象,目前預防住院中心跳停止等突發病況,效果差強人意,除了人力、制度的環節需能配合,警示系統也沒那麼聰明,未來若開發出能加入抽血數據、潛在病況一同分析的人工智能,或許會大幅降低風險,以及一線醫護人員的負擔。


電子交班系統,是很方便省時,缺點是萬一敘述不清,浮濫地輸入交班事項,值班人員無法及時抓到重點,或是忙到很晚才能閱讀簽收,也無法提前有心理準備。所以,漸漸被荒廢的口頭交班仍然很重要!




深深地期盼,這樣的夜晚,不要再來。


於此同時,我也清楚地明白,不想重來的夜晚,它還會再來。


當它再來之時,你得看出為何需戒慎恐懼,並練就到戰勝恐懼。


共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