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3月11日 星期三

【一分鐘胃腸肝膽筆記】大腸鏡切除黏膜下脂肪瘤



67歲重度肥胖女性,大腸鏡發現肝曲處 (右上腹) 有一個約2公分大的黏膜下腫塊,按壓有柔軟下陷的「枕頭」徵象 (Pillow Sign),經內視鏡黏膜切除術切除後,病理證實為良性的脂肪瘤。

【一分鐘胃腸肝膽筆記】肝癌不想開刀怎麼辦?栓塞加電燒新選擇

病人接受血管栓塞術及電燒療法治療,恢復狀況好,且後續追蹤也無復發狀況


68歲女性洗腎患者,早年曾有B型肝炎病毒帶原,追蹤超音波時,意外發現有一顆貼近肺部的肝腫瘤,安排顯影劑電腦斷層掃描,放射科醫師判定為2.8公分的肝癌。


肝癌接受手術切除的復發率最低,是治療的第一優先選擇。尤其是2公分以下的早期肝癌,手術切除後5年的存活率可達80%;如果肝癌集中在肝臟的同一側,就算腫瘤數目稍多或長得較大,只要剩餘的肝臟功能尚可,仍有機會作手術根除。


不過,患者怕痛,家屬也擔心洗腎者較高的出血風險,雖然68歲接受手術在當今已不算年邁,聽了肝膽外科劉信誠醫師的詳細解釋,家屬討論後最終選擇電燒療法(射頻灼燒術, RFA),經由郭淑儀個案管理師的協助,轉介到我的門診。


對於害怕手術,以及年紀大、疾病多,不適合手術的患者,只要肝癌單顆小於3公分(最好在2公分以下),且在3顆以內,電燒療法是一個風險較低的替代方案。作法為經局部麻醉後,插入能產生高溫的特殊細針,將肝癌細胞「燙熟殺死」。


術前我再次作了超音波,評估腫瘤大小、位置,規劃入針角度,發現實際上有3.7公分大,而非電腦斷層顯示的2.8公分,若只使用單針單次灼燒,恐怕消融範圍不足,將增加復發的機會。


保險起見,我採取血管栓塞合併電燒的二階段療法。為什麼呢?


肝癌像是「釘子戶」,它會分泌血管生長因子,接上週邊的血管竊取養分,血管栓塞的原理,就是經由動脈導管,打入特殊藥劑塞住供養的小血管,讓它「斷水斷電」。

血管栓塞術後一週,顯影劑超音波顯示腫瘤內仍可能有微量血流


對於3~5公分的中期肝癌,先塞住供氧的小血管,可減少電燒的熱能流失而燒不乾淨;而主腫塊週邊沒怎麼「接水接電」的零星病灶,對血管栓塞的反應不佳,也可能局部復發,就能用電燒來補強,彼此剛好截長補短。


放射科蔣咸嘉醫師施作血管栓塞術之後,讓患者休息幾天,我接著進行射頻灼燒術,在高低兩個角度各燒灼了12分鐘,確保有足夠的燒灼範圍,將局部復發的機會降到最低。

電燒療法是插入能產生高溫的特殊細針(如右圖所示),將肝癌細胞燒死


術後1個月追蹤電腦斷層,與3個月後追蹤超音波,都顯示肝癌沒有復發,總算是鬆了一口氣,感謝大千醫院肝癌團隊的共同合作,成功完成了這例挑戰!



肝癌的危險因子包括B、C型肝炎病毒帶原、肝硬化,提醒有以上風險的民眾記得每3到6個月定期至肝膽腸胃科追蹤,早期發現,早期處理,大多能有不錯的治療效果。



感謝各大媒體熱情報導:

醫病》肝癌療法新選擇 把腫瘤「斷水斷電」再電燒(自由時報
肝癌不想開刀怎麼辦?電燒療法新選項(聯合新聞網
發現肝癌怕開刀 電燒療法燒死癌細胞(中時電子報
肝癌不想開刀怎麼辦? 電燒療法新選擇(大紀元
她罹肝癌卻怕開刀 醫師用這招將肝癌細胞「燙熟燒死」(三立新聞網
肝癌不一定要開刀了!血管栓塞合併電燒療法 復發機率降最低(ETtoday健康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