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12月19日 星期四

【一分鐘胃腸肝膽筆記】育齡女性肝癌指數超標,竟然是...



28歲的小美(化名)剛做完公司的員工健檢,赫然發現肝癌指數AFP高達33ng/ml(正常值< 7ng/ml),肝功能指數GPT也些微上升到45U/L(正常值< 40U/L),她趕緊前往肝膽腸胃科門診諮詢:


「林醫師,請問我會不會是得肝癌了?」


「依您的年紀來說,如果沒有B、C肝病毒帶原,也沒有家族性的癌症病史,機會真的不大。」


「那為什麼會這樣呢?」


「請問您最近有懷孕的可能,或是其他的不舒服嗎?」


「沒有什麼不舒服的症狀,不過的確已經懷孕5個月了。」


「恭喜您!不用太擔心,我們做個超音波檢查看看,我想應該沒有肝癌,因為懷孕的確會讓肝癌指數AFP上升喔!」


----
AFP(alpha feto-protein)甲型胎兒蛋白,是一種由胎兒腸胃道、卵黃囊,以及成人肝臟所分泌的蛋白質,可作為肝癌的監測標記,孕婦健檢時發現AFP上升,通常是正常現象,不一定有罹患肝癌。AFP上升的其他鑑別診斷,還包括急慢性肝炎、生殖細胞瘤(germ cell tumor)。


婦女懹孕早期時,血清AFP濃度會有上升的現象;大多數在懷孕第3個月左右開始上升,到第8個月達到最高,但在產後1個月內就會回復至正常值以內。


孕媽咪的AFP若有異常上升,少數是胎兒神經管缺損、腹壁缺損、和多胞胎等原因造成的,婦產科醫師會搭配高層次超音波,考慮羊膜穿刺,來協助判斷。若高齡產婦AFP過低,則需懷疑唐氏症的可能性。
----



小美的上腹部超音波的確沒有肝臟的異常發現,感謝她願意讓我順帶照了子宮超音波,體驗婦產科醫師的生活,感受到新生命孕育中的驚奇與喜悅! 


2019年12月18日 星期三

【一分鐘胃腸肝膽筆記】除菌順道治乾癬?


一位家庭主婦剛完成幽門桿菌除菌治療,回診追蹤時問了一個很突兀的問題:


「林醫師,你開的配方除了幽門桿菌是不是還能殺其他病菌?」


「抗生素的確會暫時地影響胃腸道菌叢,您的意思是?」


「是這樣啦,我在吃藥的那兩週發現乾癬狀況穩定很多,發炎比較沒那麼活躍,想說是不是你的藥也能順便除掉乾癬的壞菌。」


「哇,竟然有這種事,幽門桿菌除菌的確能改善一部分的疾病,如低惡性度的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(MALT lymphoma)、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症(ITP)、缺鐵性貧血等,不過我還沒聽說過乾癬和幽門桿菌有關聯耶!」


這位中年女性長年受大範圍的乾癬性皮膚病所苦,類固醇、免疫抑制劑、紫外線照射療法全都試過,誘發了蕁麻疹而無法繼續照光,幸運的是,印象中免疫風濕疾病如紅斑性狼瘡,在懷孕時可能惡化,但她說自己反而是好轉。


略讀了幾篇文獻,有學者認為乾癬患者比一般人有1.6倍的機會有幽門桿菌感染;但另一篇研究則認為雖然乾癬嚴重度自評表似乎分數改善,但幽門桿菌除菌無法治療乾癬。


比對這位中年女性,好像也是如此,只有在服藥的期間皮膚些微好轉,但之後的狀況仍然差不多。雖然空歡喜一場,但也讓人讚嘆人體的奧妙,遙想醫學從懵懂的試錯當中,逐漸摸索出免疫、細菌、藥物之間交互作用的足跡。


參考資料:
1. Association between Psoriasis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: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
2. The effec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on psoriasis cours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