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認識志願役的軍官親友,但過去我也只知道海軍弟兄有時要下潛艦訓練,有時會有長達數月移防到東沙島太平島,當軍官的伴侶小孩很不容易,聚少離多,但國軍如何防衛台灣安全,我真的一無所知。
彈道飛彈按鈕一按台灣就陷入一片火海?千台無人機就能癱瘓防禦?空降部隊奇襲斬首?萬船齊發人海登陸不可擋?封鎖台灣經濟就完蛋?
讓台灣人落入失敗主義,覺得做什麼都沒用,這樣中國就可以用最節省的方式攻下台灣,不用花太多時間修復設施,直接能作為後續侵略的前線基地。實際上,解放軍深知武統台灣的難度和成本非常高昂,必須付出比俄國攻打烏克蘭更多的流血犧牲,所以才要先用謠言來降低侵略難度。
本書以基於數據和實情的兵推,從陸海空網四軍分析,一一破解我們常聽到的謠言。
一、中國彈道飛彈無敵?解放軍萬船齊發登陸?
分析侵略戰爭的可能性,國際關係專長者傾向從「動機」與「意圖」觀察,而軍評專家認為應該把分析順序改為「能力」->「意圖」->「動機」。
真心想開戰,得事先考慮軍火儲備 (中短程彈道飛彈,加上陸射巡弋飛彈,對台威脅共約1000~1300枚),妥善率 (可能20%故障不能用)、命中率 (若CEP300,簡略來說是發射兩發,其一能落入半徑300公尺的圓形範圍內,並非正中紅心)、爆炸威力 (TNT當量,導彈威力遠遜於小型核彈)。
所以,僅靠按個按鈕,想徹底摧毀單個目標,需要的導彈將高達數十甚至近百發以上。
導彈很貴,也要留一些掩護空軍與兩棲登陸作戰,和防禦週邊美澳日印俄伺機發難,因此,中國無法像大撒幣一樣大撒彈,把飛彈浪費在破壞城市,而是會優先打擊台灣的雷達站、軍機場,再來是防空飛彈基地、砲兵部隊,最後才是重要政府機關、變電所.......
目標太多且分散,就算1000多發一次打光,也無法確保可癱瘓台灣的防禦能力。
空降部隊奇襲斬首也是不可能的,台北目前高樓大廈林立,沒有地方可以讓傘兵安全著陸,特種兵無法重裝,沒規劃彈藥糧食支援會成為送頭的孤軍,現代戰爭不能拿007電影來想像,這點從近期俄羅斯的表現就可以印證。
如果你是共軍參謀,提案簡單粗暴的萬船齊發登陸,大概會被當成間諜。
台灣海峽被稱為黑水溝的原因,不是因為顏色黑水很深,而是渡海艱險,風強浪大,一年只有2~3個月相對平穩,平穩期間蒲氏風力級數仍有4~5級。
萬人部隊往中國東岸集結期間就會被發現,運兵船有容量上限,上貨卸載也需耗時,無法像世紀帝國等戰棋遊戲那樣,一次性地讓所有士兵齊上齊下。
台灣西岸消波塊多,開太近大船易擱淺擋住動線,能卸載大量士兵打登陸戰的地點很少,若要減少兵力犧牲並擴大戰果,解放軍成功搶灘後,得迅速攻佔港口,讓船隻能持續渡海補給,運送坦克等重裝備來台。
集結、渡海、登陸、港口……只要有一個環節沒有謹慎串連,作戰失敗當肉靶子的風險非常高。
料敵從寬,指的是多考量這些威脅的後果,然後我們多加準備,不是直接躺平唱衰國軍,說什麼已經過了血氣方剛的年紀要照顧父母。中國想侵略台灣,一樣得「料敵從寬」。
經典的謠言之所以能夠歷久不衰,是因為建立於部分事實之上,欺負民眾對軍事認知的迷茫。製造投降的預期心理,是這些謠言的最大目的。
二、國軍給人的印象是官僚文化、不合理的訓練、老舊易故障的裝備,真的有戰力嗎?
志願役和義務役的操練強度與科目,完全不在同個數量級,可參考YT頻道《木曜4超玩》的《一日海軍水下作業大隊》,看邰哥與KID親身下海體驗培訓科目,有多麼困難精實。
除了隨時會投入戰場的美軍和以色列軍,沒感受到戰爭威脅的國家,義務役與教召,幾乎都各有各的顢頇,和平時期以節省成本、別太累中暑出事上新聞為原則,志願役官兵原本的工作和訓練就很繁忙,承接新訓與教召任務,我想應該像住院醫師帶見習生的感覺吧?不過,隨著戰爭的可能性升溫,台灣的新式教召正式上線,相信軍訓會逐漸進步優化。
以台灣的人口數和面積來看,軍購的內容與設施佈署密度是很高的。另外,重要軍事佈署需要保密防諜,不可能大辣辣地昭告天下。
軍事常識普及不同於科普,無法透過實驗組對照組的研究來證實,牽涉的範疇不只有先進武器和兵力多寡,更受到許多因素影響,如地理、後勤、編制、戰術戰略、國際政治、民情士氣等。
國防部不是沒有做事,只是預算有限,但需要加強的地方總是存在,解放軍會想找到突破點,台灣自然會相應找到反制措施。
現在問題不在軍事,而在於民心士氣。理解軍普,就會懂得尊重軍人,重視民防演習,破除謠言,下架中國代理人。
想了解正確的台海軍事常識,除了《阿共打來怎麼辦》這本書可以閱讀,我也推薦作者《王立第二戰研所》的FB專頁,以及《说真话的徐某人》YT頻道《怎樣打台灣》系列影片。
三、中俄的資訊戰是怎麼滲透的?
人性不喜歡捲入爭論,出現不清楚的紛爭往往習慣站在中間,但這並不是客觀的中立,而是在可取得資訊的中間值。
假如客觀實情的位置是0,超正面宣傳是+100,極負面宣傳是-100,-100由於手段過於拙劣,容易被識破,效果不佳已經較少被使用,只要不斷灌輸-10到-80區間的消息,讓各社群自行轉貼複製再產出,再摻雜假扮+100的極端值來激化對立,撕裂團結,就可以成功地將平均認知錨點轉往-50以下。
我本來以為資訊戰的目的是傳播特定思想,共同作者沈伯洋指出,這是為何多數人對滲透無感的誤解,因實際作法是見縫插針,藉機製造分裂和動亂。
言論自由是民主國家的基本價值之一,人人有權傳播思想信仰,但這也是容易被敵國利用的軟肋,維護民主自由,必須付出永恆的警戒。
支持立法揭露中資港資、防止半導體產業鏈核心技術遭竊、將資訊透明化打逆滲透戰、多閱讀各種國內外優質媒體的報導、投票給捍衛台灣價值的候選人......這些都是我們能做的事。
四、封鎖台灣會有什麼後果?
1980年代還有可能,如今會面臨台灣反艦飛彈與雷達偵查威脅。海戰非同陸戰,沒人規定只有中國可以封鎖海域,台灣也有海上艦隊和空軍戰機能出動。
所謂封鎖,是要擊沈所有經過的各國商船?還是逐一攔截登船檢查?台灣東岸也要封鎖嗎?會不會牽動美日韓澳的反應?不談成本、作法、後果,就都只是吹噓而已,如果能唬到台灣自動投降那最好不過。
制空權制海權,指的是在「一定時間」對「一定範圍」,有著絕對的掌握,但不代表有掌握就能為所欲為,軍機船隻需要輪替加油,士兵需要休息吃飯,每一波作戰都會存在極限。
兩岸三地的經濟依賴是共生關係,打貿易戰或封鎖海峽,中國等同砍自己一刀。
日本的能源生命線有三分之二經過台灣海峽,貿易網路更是六成以上要經過黑水溝,想當然不會同意台灣落入敵對陣營。
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近日在軍校的畢典上演講也表示:「堅決反對以武力單方面改變現狀......國際社會經過長期的艱苦努力和犧牲,已經建立了國際秩序。根據事情的發展,世界和我們國家將面臨戰後最大的危機。」
五、週邊各國的戰略構想
世界各國的戰略構想,會優先考慮「既有架構」,若在當前秩序下是得利者,就沒有破壞秩序的誘因。
中國想當世界霸主改變架構,如果對和平與繁榮有益怎會不受歡迎?但是把砲彈包糖衣,沒道理各國要繼續買單,接受一貸一戮。
中國恐懼的事情很多,吵了半個世紀以上的印中邊界、南海島嶼主權爭議、在藏疆港侵犯人權激發自由世界反感、國內高壓管控下是否還有異議份子、台灣用民主自由不斷打臉「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」、不甘願繼續聽俄爹的話、美軍的全球機動打擊部隊、日本海上自衛隊壯大後的威脅......最害怕的,是失去威權跌落神壇,軍隊和人民發起革命,被推翻的獨裁者,落到被滿門抄斬的處境。
中國不會滿足於邊境的安全與經濟穩定發展,拿下台灣只是為下一個階段鋪墊,接著要劍指東亞,讓攜帶核彈的核動力潛艇可以進入太平洋,具備威脅美國的能力。一旦淪為中國的軍事基地,才是台灣百姓們被奴役的開始。
中國攻台的勝利劇本,也可能有不理性的成分,例如用來清算黨內非習派系,大敗而歸可以誣賴給「台獨反動份子」和「邪惡美帝干預」,讓粉紅們把那些膽敢反戰「扯後腿」的鴿派人士鬥倒鬥垮,以轉移國內經濟下行後升溫的族群矛盾衝突,幫帝業維穩續命,繼續共同富裕割韭菜。
對共產黨而言沒有和平,只有冷戰和熱戰。 和平只是暫時的休戰,真的安逸了,只會被共產黨當作是獵物的退縮。
所以,除了對自己要有信心,也絕不能掉以輕心。
綜合來看,台灣的地緣條件、軍事實力、國際關係、半導體產業對各國的重要性......我們能嚇阻並抵擋中國侵略的優勢很大,會輸的可能只有一個——
一群怕戰爭怕得要死想投降的人民,選出一個想馬上投降的總統,跟過半想投降的立法院,中國才會放肆地打過來。
所以,除了對自己要有信心,也絕不能掉以輕心。
綜合來看,台灣的地緣條件、軍事實力、國際關係、半導體產業對各國的重要性......我們能嚇阻並抵擋中國侵略的優勢很大,會輸的可能只有一個——
一群怕戰爭怕得要死想投降的人民,選出一個想馬上投降的總統,跟過半想投降的立法院,中國才會放肆地打過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