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9月24日 星期六

我的「耳根清淨」工程

圖╱DrBond

八月中玩水回來後一直兩耳重聽,感覺是泡水後耳屎膨脹塞住了耳道,度過了將近一個月「耳根不清淨」的生活,感謝耳鼻喉科的明日之星孟哲兄幫忙,用週五下班後的時間清除兩耳堵塞的耳屎,世界頓時變得好清晰啊!

「哇賽!學長,你耳屎超多的!是不是沒有聽神的話語被堵起來了?」孟哲一如往常的幽默,我心中暗自苦笑,怎麼中槍地這麼剛好呀?的確因為忙碌而比較少在教會獻上禮拜,親近主的維度只剩下眼到、手到,勉強算是心到。這一個月遲遲沒去處理,自我催眠聽不清楚比較不受外界噪音和八卦干擾,已經和學弟約好時間仍然一直拖延,馬太福音說的「因為這百姓油蒙了心,耳朵發沉,眼睛閉著,恐怕眼睛看見,耳朵聽見,心裡明白,回轉過來,我就醫治他們」,呵呵,形象很鮮明。

高中大學之後就比較少機會讓媽媽幫忙掏耳朵,這次累積的份量不少,加上個人耳道窄又彎曲,孟哲運用器械抽吸、照明燈、長鑷、耳道撐開器等武器,抽、夾、撐、拉、挖,花了半小時多總算完成「耳根清盡」工程。他建議我可以一週滴一次液狀石蠟油(liquid paraffin)幫助耳垢排出,偶爾用小棉花棒清理,約進入2~3公分即可,不要推太裡面傷到耳膜。簡單摘錄早安健康《你在挖耳垢嗎?耳垢十大迷思Q&A》,延伸閱讀如下:

一、耳垢是什麼?


耳屎是外耳道皮膚皮脂腺-耵聹腺的分泌物,它的組成主要分為兩個部分,一是皮膚死掉的角質細胞自然脫落,二是外耳道腺體(皮脂腺及耳蠟腺)的分泌物。其中,皮脂腺分泌的皮脂主要成分是酸類物質,具有抗菌和防水的特性,而耳蠟腺分泌的物質是乳狀,與空氣接觸後,呈黃褐色的黏性物質。所以,耳道上自然脫落的角質層,加上外耳道腺體的分泌物混和後,便成為大家所知的略帶黃色的「耳垢」。

耳垢可分為兩種不同的類型,一種為「乾型」;另一種為「濕型」。鄭博文醫師說,這是遺傳基因造成的,東方人種多半屬於乾型耳垢,顏色多半為淺褐或淺黃,質地摸起來乾而易裂;濕型耳垢大部分出現在西方人,尤其是歐洲人及黑人,耳垢顏色接近棕黑色,質地濕而黏。其中,濕型耳垢的人,也容易與腋下狐臭的發生率有較高的關聯性,推測是與體內的腺體的功能相關。

耳垢並非一無是處的排泄物,鄭博文醫師說,耳垢有2種重要功能:保護耳朵、殺菌。它可以抵擋外來細菌、黴菌、灰塵,甚至是蟲子等外來物質的干擾,讓外來物質不至於進入耳道深處;此外,因為它的成份是酵素及脂肪酸的混和,呈微酸性(pH值為 6.1),研究證實有抗菌、抗黴菌的效果。

二、耳垢該清嗎?


耳屎不可能被清乾淨,相反來說,人為清耳屎的動作不僅增加刺激,甚至是把耳屎更往內推進去。外耳道已有一套精密的自清作用,一般情況不需去干擾耳垢自有的旅程,否則可能會因為清潔不當,妨礙耳道自清功能,造成耳道感染或耳膜的傷害。因為死去的老舊角質層被新生的角質細胞取代,於是死去的角質便逐漸被「推」出來;加上人在咀嚼食物時,下顎關節運動時,也會在外耳道形成一股往外擠推的力量,兩種力量雙管齊下,讓耳垢慢慢被推出去。

棉花棒的功用應為吸乾耳朵裡的水,而不是清耳垢。」鄭博文醫師解釋,棉花棒的形狀本來就不適合掏耳垢,很多民眾習慣用棉花棒掏耳垢,此舉容易將耳垢推得更深,造成耳垢堆積成硬塊、阻塞耳道。雖然一般人不需要特別清理耳垢,但某些人因生理構造或疾病因素,如:(1)耳垢過多影響聽力;(2)耳垢過多讓耳朵癢、痛、悶塞感;(3)欲檢查耳膜或外耳道時,卻被耳垢遮蔽住檢查的視線;(4)耳洞狹小等問題,才需要就醫請醫師清耳垢!其中,耳垢栓塞多半因為時間過久,耳垢已然相當硬,一般醫師會使用軟化耳垢的溶劑,如:嬰兒油、礦物油、耳滴劑等,使耳垢軟化後,再予以清除。

三、自行挖耳朵須知


鄭博文醫師再次提醒,耳垢有自清的功能,一般不需要特別清理,但如果真的忍不住想清耳垢的話,建議盡量使用柔軟的器具;此外,不建議自己動手清,因為看不到自己的耳洞,並要小心不要挖得太深、太用力,以免挖破耳膜或皮膚,而且要避免與别人共用器具。清耳垢時盡量不要直接與皮膚接觸,以免傷及耳道皮膚,最好是用夾子夾出來。若耳垢已經變硬,不好清潔時,則可以適時地使用礦物油、嬰兒油、耳滴劑等,有助耳垢的軟化。還有一種方法是耳道灌洗法,沿著耳壁將水慢慢注入耳道中,然後轉頭讓水自然流出,過程需要重複數次,水溫不宜太高,約與體溫相近即可,但要注意,沖洗完後,應使用毛巾或棉花棒吸乾,以免耳朵滋生黴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