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唬爛的滴血認親,到現代的抽血檢查,人們投注心血在如何見微知著,希望能提前診斷出重大疾病,並加以預防。
最近在看廖運範教授寫的《迎戰B型肝炎--故事從台灣經典說起》一書,他用台灣近代關於B型肝炎的重要論文作為引子,將生硬的基礎研究串聯成精彩的歷史故事,整理片段分享如下:
50多年前,肝癌的診斷只能靠臨床症狀、X光、剛起步的核子醫學檢查,確診時都已經大到無法切除治癒,預後很差,現在人人耳熟能詳的肝癌腫瘤指數"AFP"甲型胎兒蛋白,仍是科學家們尋找中的血清標記。
1963年Abelev在老鼠的肝癌血清中找到alpha球蛋白;1964年Tatarinov證實肝癌病人有血清alpha-fetoprotein, "AFP"陽性的傾向;1970年起宋瑞樓院士團隊證實病理確診的肝癌患者中,有77%發現血清"AFP"上升,而其他癌症轉移、其他疾病和正常人皆為陰性,從此,台灣開始以"AFP"協助肝癌的診斷。
檢測方法從雙向免疫擴散法(DD)的定性,到敏感度千倍以上的放射免疫分析法(RIA),以及之後的酵素免疫分析法(EIA)能定量,將診斷閾值不斷下修...500、400、20...直到今日可精準到3 ng/ml。
1980年代起許金川教授日以繼夜地用超音波追蹤肝癌變化,累積大量的病例後推算出小型肝癌體積倍增約需要29~398天(中間數117天),直徑1公分的肝癌長到3公分最快只需4.6個月,這成為目前胃腸肝膽科醫師普遍每4~6個月篩檢一次超音波的由來。
超音波與"AFP"成為早期診斷肝癌的工具,經歷了將近一甲子的積累迭代,那些枯燥、苦心孤詣的研究,點燃了希望的燈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