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12月30日 星期日

【一分鐘胃腸肝膽筆記】水下黏膜切除術 UEMR

Yamashina Takeshi et al. Endoscopy International Open 2018; 06: E111–E114


年輕小鮮肉,老化生息肉。


沒切除的息肉平均以0.05公分/年的速度增大,換算10年才0.5公分,其實不快,小於3顆、沒大腸癌家族病史等風險,3年內追蹤一次即可。


凡有原則必有例外,因著體質、清腸不佳等複雜因素,前次檢查還好,也有半年到一年後產生大腸癌的案例(Interval cancer)。


所以,檢查中發現大於0.5公分大腸息肉,最好直接做息切(polypectomy)。左側大腸小於0.5公分的息肉,若有90%以上的把握,判斷為友善的增生性息肉(hyperplastic polyp),尚可「饒它一命」。


超過1公分的大息肉,或是表皮下層浮起的病灶,息切難度較大,過去偏好採先注射鼓起再來切(lift-and-cut, submucosal lift),認為可切得乾淨、降低切到黏膜下層、肌肉層導致出血穿孔的併發症,但也會踢到鐵板,注射後鼓不起來、鼓起來卻歪掉,角度難以套住等狀況。


超過3公分的腺瘤(adenoma)或較平坦的側向生長病灶(Lateral spreading tumor),內視鏡醫師也可能因為費時太長、擔心切破,轉介給外科手術。


有專家發想:「那就乾脆別花時間注射打腫了吧!」


水下黏膜切除術(UEMR, Under water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),因應而生!抽掉空氣,灌水別太撐,腸腔內黏膜本來就有皺摺,不用注射,病灶自然浮起容易切除。


跟傳統EMR比起來,UEMR的亮點是容易學、費時短、少復發、少出血切破。


切破風險較高要小心的,是在右側腸壁較薄的盲腸(cecum),以及希望切除邊緣乾淨(R0 resection),但病灶較大,一次性完整切除(En bloc)太拼的案例。


參考資料:
1. Underwater EMR without submucosal injection for large sessile colorectal polyps (with video)
2. Underwater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: a new endoscopic method for resection of rectal neuroendocrine tumor grade 1 (carcinoid) ≤ 10 mm in diameter


大師示範影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