鰲躍龍翔,愛河畔下游著名地標。圖/高雄市政府新聞局,鮑忠暉 攝 |
最近發現一個特別的景點,若朋友們有機會來高雄,可以搭乘愛之船,遊覽愛河與部分高雄港灣。
使用太陽能驅動的遊艇,無噪音,也沒有柴油的臭味,搭乘的舒適體驗極佳;此外,導覽員也會解說河畔的建築典故,不只是外國嘉賓會留下深刻印象,在地高雄人也會對高雄的發展感到驚艷。
矗立在愛河畔國賓飯店對面的,是2001年高雄燈會主燈––「鰲躍龍翔」。那是一尊龍首魚尾的雄偉雕像,描繪著魚躍龍門的那一刻,頭部已先蛻變為龍首,魚尾也即將化為盤旋蒼芎的龍身,象徵著蛻變轉型中的高雄。
遊艇駛過之前展示黃色小鴨的光榮碼頭,那裡即將成為「亞洲新灣區」––如火如荼開發中的輕軌環線、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、港埠旅運中心;已經完工的圖書總館、高雄展覽館......處處能感受到躍升國際海洋新都市的願景與野望。
在鹹鹹的海風吹拂之下,思緒飄到遠方,想到一個特別的問題:
究竟讓人能夠提升層次偉大?還是在險惡的環境下犧牲自己,拯救生命偉大?
《莊子•內篇•大宗師》有個著名的段落:「泉涸,魚相與處於陸,相呴以濕,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於江湖。」
翻成白話,說的是泉水乾涸後,兩條魚未能及時離開,終受困於陸地的小窪,為了生存,兩條小魚相互吐沫來潤濕對方。這樣的情景也許令人感動,但是,這樣的生存環境並不是正常的,甚至是無奈的。對於魚兒而言,最理想的情況是,海水終於漫上來,兩條魚也終於回到屬於它們自己的天地。
有的魚兒需要越過龍門,有的魚兒需要相濡以沫,「提升層次」與「犧牲拯救」,都有各自重要的價值。如果我們加上一個假設,再來思考看看:接受幫助的魚兒,他擁有選擇權,決定是留下來,或是跟著施助者闖出一條路,回到大海?那麼,只要被協助的一方願意提升層次,就能免去犧牲,達成拯救。
苦難的犧牲之路,並非預定的最佳解;走上犧牲之路,並非救治者所願,而是處於極端狀況下,祈禱能死而復生的孤注一擲。犧牲值得刻骨銘心地紀念,但不應被歌頌,而令人誤以為是理所當然的常態。
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於江湖;相忘於江湖,不如相知相惜,蛻變並超越界限,直到永遠。
「父啊!你若願意,就把這杯撤去!然而,不要成就我的意思,只要成就你的意思。」有一位天使從天上顯現,加添他的力量。耶穌極其傷痛,禱告更加懇切,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。
耶穌說:「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到了。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: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,仍舊是一粒;若是死了,就結出許多子粒來......我現在心裡憂愁,我說什麼才好呢?父啊,救我脫離這時候!但我原是為這時候來的。父啊,願你榮耀你的名!」
-- 《約翰福音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