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5月4日 星期四

《吃病》讀後筆記 (上)



商周於2017年2月出版的《吃病》是我們許秉毅主任的新書,有好懂的說明圖表與小叮嚀欄位,可讀性佳,即使不是醫療保健專業,也能津津有味地看完,是一本兼具衛教與啟發性的好書!

許主任期許能做到「上醫治未病」,在忙碌的看病、教學、管理、研究中抽空寫作,一點一滴地將畢生功力整理到書中,拓展衛教接觸人群的深度和廣度,希望讀者們能不生病、不再生病。

共同作者包括營養師和資深醫藥新聞記者,可一次看到三種專業的切入觀點,相得益彰。集體創作的形式,也是這本書的一個特點。簡單筆記自己的收穫與感想:



一、腸漏與幽門螺旋桿菌


許主任深入淺出地以自身的專業經驗、搭配眾多的臨床研究佐證,說明對付幽門螺旋桿菌,除惡務盡,只有死的幽門螺旋桿菌才是好菌,且可避免傳染給伴侶、小孩。

國際癌症研究組織IARC已昭告世人,幽門螺旋桿菌為一級致癌物。

受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100%會產生慢性胃炎,20%會產生胃或十二指腸潰瘍,1%可能產生胃癌或胃淋巴癌。

75%胃淋巴癌患者在接受除菌治療後,胃淋巴癌自然消失。

在動脈粥狀硬化患者的血管硬化斑塊中,可見到幽門螺旋桿菌的細胞壁碎片。

希臘的Kountouras醫師研究發現,幽門螺旋桿菌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之一。

「口漏」、「胃漏」、「腸漏」。腸道問題為萬病之源,吃了有害健康的東西,然後胃腸裡面又孳生壞菌,穿透黏膜障壁造成全身性的發炎。加上一個「肺漏」,菸害與空氣汙染,現代人真的很需要「補漏網」的解方。


個人思考:除菌過程中偶有個案發生藥物過敏、嘔心腹瀉等狀況,與部分研究發現除菌似乎與胃食道逆流有關聯性。是否有辦法定量細菌多寡與致病危險性的關係,無潰瘍、無症狀的除群,或許能考慮帶菌量超過一定門檻再行除菌?



二、如何改善腸道菌相?


哈佛大學的Camody N. Rachel教授,發現高脂飲食會增加小白鼠腸內的壞菌量,改餵食高纖食物,3.5天後壞菌減少好菌增加,再改餵高脂食物,壞菌會再度復甦增殖。經由這樣反覆的試驗,證實腸內菌的改變是可逆的。

營養師建議每日至少攝取25克膳食纖維,不難,主食改為糙米,每天攝取三份蔬菜及三份水果,即可達標。(半碗煮熟蔬菜的量為一份蔬菜,一份水果約為一顆柳丁大小。)

好菌和益生菌是守護健康的「寶可夢」、「外籍傭兵」,寡糖是腸內益生菌的好搭檔,人體無法消化吸收,卻是益生菌愛吃的食物。寡糖由4~10個單醣分子組成,如果寡醣、大豆寡醣、木寡醣,蔬果中富含,生技公司常將之萃取出來為保健產品增效。



個人思考:脂肪中以反式脂肪較為惡名昭彰,然兒好的油品,也是賀爾蒙和細胞膜製造不可或缺的原料,且可調控免疫平衡、改善脂肪代謝,如Omega-3等。



三、毒素哪裡來?


本身的毒素、保存與製作過程汙染、過度烹調、容器餐具。

食藥暑稽查市售免洗筷的抽驗結果顯示,有一定比率的二氧化硫、聯苯、過氧化氫殘留量過高的情形。聯苯具有防腐作用,但也具有致癌性,會傷害肝臟、內分泌及神經系統。外食最好自備餐具。

2015年版美國飲食指南建議,男性每天酒精攝取應在28公克以下,女性則應在14公克以下,才不致危害健康,換算下來,紅酒一天最多100毫升,啤酒一天最多1罐。酒精代謝產生的乙醛是可能的致癌物。

紅葡萄酒的健康保護作用並非來自酒精,而是其中的酚類核黃素、兒茶酚等抗氧化物質。

處於亞熱帶溫暖潮濕氣候的台灣,農作物貯存過程常受到黴菌汙染,產生致癌物如黃麴毒素。它具有耐熱性,無法被煎煮炒炸的高溫破壞,會導致肝炎、膽管纖維化、肝癌。

台灣黃麴毒素汙染最嚴重的是花生製品,花生粉能不吃就不要吃。

澱粉類的食物在高溫油炸後會產生丙烯醯胺(Acrylamide),動物實驗中有致癌性,可能與不吸菸的家庭主婦罹患肺癌有關。其他在高溫調理時會產生的毒素的,如油脂類產生多環芳香烴(PAH),蛋白質類產生異環胺(HCA),都是可能致癌物。



四、梅納反應 (Maillard reaction)


查了一下維基百科,對於這種溫變產生質變的現象,食品工業非常熟悉,這是為食物增添風味的公開秘密,梅納反應(Maillard reaction):

天冬醯胺含量較高的馬鈴薯和穀類,在與還原性糖共同加熱的情況下,會發生梅納反應,生成潛在的致癌物質丙烯醯胺。因此,生產含澱粉食品的時候常會加入門冬醯胺酶水解天冬醯胺,以減少丙烯醯胺的產生。

蛋炒飯也是一種梅納反應,蛋液與米飯表面在加熱時產生焦糖化反應,米粒會因結晶化而變得較硬且易粒粒分離,才能炒出粒粒分明的炒飯。



小結:熟食解決了病菌寄生蟲,但也創造其他的健康問題。除了微焦的烤香腸,了解梅勒反應之後,我們知道薯條和炒飯也不能常吃了......想健康真的要「呷卡歹」。



下半段筆記將整理分享「甜食乃健康殺手」、「生機飲食須知」等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