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12月31日 星期四

【媒體報導】老農膽管炎反覆發作 竟是大腸內有寄生蟲



 

感謝各大媒體報導。

提醒民眾到野外和田地時,應穿著鞋子、避免喝生水、生菜洗淨後再食用,就可以大幅降低被寄生蟲感染的風險喔!


1. 老翁膽管炎反覆發作 2公分寄生蟲藏大腸內 (中時新聞網)

2. 寄生蟲腳底鑽入輾轉進大腸 老農膽管炎、腹痛發燒 (自由健康網)

3. 老農膽管炎反覆發作 竟是大腸內有寄生蟲 (自由時報即時新聞)

4. 78歲老翁膽管炎反覆發作 竟是大腸內有2公分寄生蟲作怪 (聯合新聞網)

5. 老農膽管炎反覆發作 竟是寄生蟲作怪 (CNA中央社)

6. 阿北「腹痛發燒」照到「異形」 醫:鑽腳入肺...趁咳嗽咻進腸道 (ETtoday健康雲)

7. 膽管炎反覆發作 大腸有寄生蟲 (台灣新生報)

8. 膽管炎反覆發作 竟是大腸內有寄生蟲 (大紀元)



【一分鐘胃腸肝膽筆記】暗藏玄機的膽管炎反覆發作


78歲的邱爺爺 (化名) 患有糖尿病與肝膿瘍病史,長年習慣赤腳種田,因上腹痛與發燒就醫,電腦斷層掃瞄發現膽道擴張,但無明顯結石,初步診斷為膽管炎,住院安排膽管鏡 (ERCP) 檢查。


不尋常的墨綠黏稠膽汁,暗藏玄機?




ERCP 將膽管出口的乳突擴約肌切開後,通常淡黃色膽汁會自行流出,但患者的膽汁呈深綠色黏稠膠狀,流動不順凝滯,須使用微創器械才能撈出,置放膽道內引流管,引流效果也不理想,經兩次膽管鏡撈出深綠黏稠的膽汁後,仍有膽管炎反覆發作情形,這算是不尋常的特殊案例,必須懷疑有無其他潛在病因,如膽道黏液性腫瘤 (如BT-IPMN)、寄生蟲感染 (如中華肝吸蟲) 等。


患者糞便化驗、腫瘤指數、放射影像檢查皆無明顯異常,患者也沒有吃淡水魚生魚片的習慣 (中華肝吸蟲感染的危險因子),於是我安排大腸鏡檢查,看是否能有其他發現......檢查中赫然發現,大腸內有一條約2公分長的鉤狀寄生蟲,研判為糞小桿線蟲感染,患者服用除蟲藥物後,症狀改善,膽管炎沒有再度復發。


怎麼被蟲蟲入侵感染的?



糞小桿線蟲可潛伏在健康人體內20至30年不被察覺,此寄生蟲主要經由皮膚和飲食傳染。邱爺爺應該是長年赤腳種田,寄生蟲從足底皮膚鑽入,經由血液循環到全身,到達肺部後沿著氣管咳出,吞入腸胃道,造成腹痛發燒,以及反覆膽管炎等表現。


如何預防寄生蟲感染?


提醒民眾到野外露營或田地時,應穿著鞋子、避免喝沒煮沸的生水、未煮過的香菜容易藏寄生蟲卵,應洗淨後再食用,如此可大幅降低被寄生蟲感染的機率。


雖然現在公共衛生與自來水系統較過去完善,少見寄生蟲感染,但民眾若有不明原因腹痛、發燒、慢性貧血、反覆膽管炎發作時,仍需就醫詳查。


2020年11月24日 星期二

【媒體報導】偏鄉醫療接力 助苗栗六旬婦及時接受膽囊炎手術



因膽固醇分泌增加,膽酸合成減少,膽結石的好發族群有"F4"──

大於40歲 (Forty)、女性 (Female)、肥胖 (Fat)、多胎生產 (Fertile)。


膽囊像是水塔,總膽管如同下方的水管,若泥沙碎石被擠出,較大顆的結石可能阻塞總膽管出口,併發急性膽管炎或者急性胰臟炎,則需要在膽囊切除前接受胰膽管內視鏡檢查,運用十二指腸鏡將卡住的石頭取出,重新暢通總膽管。


飲食上建議應多吃蔬菜、減少澱粉類主食、少吃油炸物與甜食,並規律運動。此外,BMI >35的重度肥胖症患者,容易合併有其他慢性疾病,如高血壓、高血脂、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癌症、退化性關節炎等,應及早尋求減重專科的協助。


民眾常詢問,是否能像腎結石一樣作體外震波碎石,就不用作膽囊摘除手術?


因為膽囊壁很薄,而且是空心的,體外震波缺乏傳導的介質,不容易震碎石頭,並可能導致膽囊破裂,膿液外漏引起腹膜發炎的危險。有膽結石的患者膽囊功能已產生問題,膽囊炎再發作的機率很高,因此不建議保留膽囊。

2020年10月20日 星期二

【媒體報導】65歲男6公分大肝膿瘍治不好 原來是肝內管癌作怪!



感謝各大媒體報導,讓民眾了解肝內管結石可能併發肝內管癌的風險,應定期追蹤,並考慮預防性部分肝葉切除,以降低將來罹癌的機率。

----

【一分鐘胃腸肝膽筆記】肝膿瘍治不好 小心肝內管癌作怪!




65歲的許先生本身有糖尿病、BC型肝炎帶原與肝內管結石的病史,因有6公分大的肝膿瘍,兩個月前開始在其他醫院接受靜脈注射、口服抗生素及引流管引流治療,但在拔除引流管後出現發燒、寒顫的情形,被緊急送到大千綜合醫院急診。經核磁共振與超音波掃描後發現,許先生除了原本右下葉的肝膿瘍之外,左葉也發現一2.4公分的腫瘤,在切片化驗後確診為肝內管癌,並接受手術切除。


大千綜合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林裕鈞表示,許先生本身有肝內管結石的病史,加上積極治療後仍無法痊癒的肝膿瘍,由此研判會有肝內管癌以及腸胃道癌症轉移的可能性。


肝內管癌的危險因子包含:食用未煮熟的淡水魚而感染中華肝吸蟲、肝內管結石、長期暴露於環境毒素中(如:聚氯乙烯和戴奧辛)、BC型肝炎帶原、肝硬化、糖尿病、肥胖、抽菸酗酒、慢性膽管炎等。


民眾若像許先生一樣的狀況,有治療4週以上仍然無法痊癒的肝膿瘍,建議抽血檢驗腫瘤指數、接受大腸鏡檢查、安排進階的影像掃描,並視情況進行肝切片病理化驗,才能研判有無潛藏其他病因。


目前肝內管癌主要的治療方式以手術切除為主,但術後復發率高,因此林裕鈞醫師建議,民眾若是屬於危險族群,應定期追蹤檢查,如果有肝內管結石,可與醫師討論接受膽管鏡取石或預防性的部分肝葉切除,以防肝內管癌的發生。

----

個人心得:


1. 肝膿瘍治療超過4週仍無明顯改善,要聯想到有無潛藏肝內膽管癌、大腸癌肝轉移的少見可能性。肝膿瘍痊癒後,建議先3~6個月定期超音波追蹤,並建議完成大腸鏡檢查,以免遇到罕見特例而產生醫療糾紛。


2. 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掃瞄,在不同時間點的顯影劑充填變化,可提供更多對肝腫塊的判讀訊息,若影像報告仍認為是肝膿瘍,但臨床高度懷疑為惡性肝腫瘤,最好搭配肝切片病理化驗來確診。


3. 病理報告可能因肝切片組織條較細,檢體量較少,難以肯定為原發性肝內膽管癌 (MOC31染色陰性),而被判讀為轉移性腺癌,此時可先作胃鏡大腸鏡排除腸胃道癌症,與病理科溝通討論,並詢問患者自費正子造影的意願。


4. 正子造影掃瞄可評估確切的癌症分期,若有肝外轉移或肝臟左右葉多處長癌,就不建議作肝葉切除 (肝內膽管癌惡性度高,預後不佳,術後復發率高),採保守與安寧治療即可。然而,正子造影的健保給付規範目前不含肝惡性腫瘤的評估分期,大多數患者難以接受3~4萬元的自費金額。

2020年8月11日 星期二

【一分鐘胃腸肝膽筆記】做大腸鏡在忙什麼?獨孤九劍貫腸大法



49歲中年男性因糞便潛血陽性前來就診,安排大腸鏡檢查,發現於右下腹升結腸處有一處約3公分的大息肉,以內視鏡下的型態推估,應尚未轉變為大腸癌,可施作大腸鏡息肉切除術。


較大的息肉需運用粘膜下注射與分段式切除的技巧,此例因息肉延伸至腸皺褶後方,無法從正面一次處理,必須再加上比較少運用的「神龍擺尾」——讓內視鏡前端彎曲,倒轉180度,對位於皺褶背面的部分比較好切除。


患者術後等待說明的時間,自行跑去抽菸吃東西,結果發生右下腹劇痛,讓人擔心是否息肉切除處的傷口破裂,併發腸穿孔......立即轉急診作腹部電腦斷層掃瞄,幸好沒有大礙,無腹腔內游離氣體,休息2天後順利出院。


瘜肉切除術後就抽菸,小心造成腸穿孔


接受大腸瘜肉切除術後,雖然可以恢復一般飲食,但不可以立即抽菸、喝酒、或暴飲暴食,以免產生腹痛、腹瀉、出血、腸穿孔等併發症,同時也要配合醫師建議視情況停用幾天活血化瘀的藥物及食物,如:抗血小板及抗凝血藥物、銀杏、靈芝、魚油、中藥補品等。


息肉化驗的病理報告,顯示為良性的腺瘤,對於此類大於2公分的腺瘤,分段式切除的術後復發率較高,建議6個月內追蹤大腸鏡檢查,若傷口恢復良好無復發,可逐漸延長複查時間至1年甚至更久。


篩檢陽性不做大腸鏡,死亡風險增加6成4!


根據研究統計,糞便潛血篩檢為陽性的民眾,100位之中約有50位有大腸息肉,約有5位可能有大腸癌。糞便潛血篩檢陽性者,建議立即接受大腸鏡檢查,趁息肉尚未轉變為大腸癌之前切除,才能降低風險。


民眾有時會心存僥倖或抗拒大腸鏡,想等下次糞便潛血篩檢仍異常再做決定,但超過1年才回來,罹患大腸癌症的風險,會是當次有做大腸鏡的2.8倍;潛血異常拒絕大腸鏡確診的,大腸癌死亡的風險則增加64%。


檢查前怎麼清腸才會乾淨?


接受大腸鏡檢查前,應配合衛教指示服用清腸瀉藥、多喝水、多走動,將殘餘的糞水排乾淨到淡黃色半透明的程度,檢查的品質才會良好。


如何預防大腸癌


除了糞便潛血篩檢,生活習慣上要少吃燒烤油炸類、多吃蔬果及膳食纖維、規律運動、維持適當體重、以及戒菸。有抽菸、飲酒習慣、肥胖、大腸癌家族病史者,因長大顆瘜肉和罹患大腸癌的風險較高,可考慮提前於40歲左右接受大腸鏡檢查,確保自身健康。


大腸鏡技巧的獨孤九劍


大腸鏡檢查時,除了少用的「神龍擺尾」技巧,其實有很多小細節,需要內視鏡技術師的協助,以及患者本身配合,來共同提升檢查的舒適、效率、品質,以下整理為「獨孤九劍貫腸大法」:


1. 平心靜氣

大腸彎彎曲曲要有耐心,推進時少打空氣,用水或二氧化碳撐開腸腔,可增加舒適度和推進效率。

2. 左右開弓

像彈吉他拉小提琴一樣,左手調轉輪,控制內視鏡彎曲方向,右手負責推進。

3. 吸收合併

吸掉腸腔內部的氣體,可稍微縮短路徑。

4. 以退為進

管路繞圈時,扭轉內視鏡往回拉來解套,才有辦法繼續前進。

5. 翻天覆地

讓患者翻身變換姿勢,左側睡、平躺、右側睡,請技術師輔佐按壓腹部,可減少管路繞圈,促進推進效率,減少疼痛。

6. 軟硬兼施

調整內視鏡的軟硬度,增加支撐力,減少繞圈。

7. 撥雲見日

大腸皺褶多,有時需使用管路前端壓住撥開,才能找到後續前進的路。

8. 扭轉乾坤

除了往前推進,右手更重要的是扭轉管路,優化左右方向的調控,這是醫師練指力的好運動啊!

9. 神龍擺尾

正面觀察不足時,可倒轉內視鏡作背面觀察,通常運用於直腸,有時運用於升結腸。



2020年7月29日 星期三

【一分鐘胃腸肝膽筆記】2歲女童誤吞父母戒指 全身麻醉順利取出



苗栗一位2歲女童於午餐時誤吞父母的戒指,下午前來大千綜合醫院急診就醫,急診陳紹雁醫師安排X光檢查,發現戒指已經掉到胃部,需做胃鏡才有辦法取出。


根據歐洲內視鏡醫學會針對成人誤吞異物的診療指引,建議於6至24小時內接受胃鏡取出的,包括尖銳物、電池、磁鐵、毒藥物、超過2.5公分的鈍狀物等。


女童誤吞的戒指屬於鈍狀物,但直徑將近2公分,對幼兒來說相對算大,所以雖然空腹時間不太夠,胃內可能還有殘留食麋,跨科溝通討論後,我們仍決定安排緊急胃鏡處理。


麻醉科倪銘陽醫師審慎地評估後,選擇在開刀房進行無痛胃鏡,採取全身麻醉的方式,並置入氣管插管,保護呼吸道以免嗆入嘔吐物。胃鏡下果然發現仍有中量殘餘食麋,起初無法看到戒指,要盲目打撈非常困難。


一般胃鏡約15分鐘內結束,因為空腹時間不足,只能多次進出胃鏡,分批將食物殘渣撈出,過程中一度想要放棄,也考慮是否請放射科進開刀房照X光再次確認異物的位置......經過40分鐘的奮鬥,我們總算找到沉在食麋底部的戒指,使用取物網順利將戒指拔出。非常感謝本科的內視鏡技術師秀華,以及麻醉科的協助,才能一次成功,不用重新安排無痛胃鏡。


孩童誤吞異物當下怎麼辦?


萬一發生誤吞事件,家長可先保持鎮靜,了解誤吞物品的形狀、大小與數量,就醫前不要用吞飯、催吐、喝醋等方式處理,以免二次傷害,另一個原因是,若需要急做胃鏡或手術,最好能空腹6~8小時以上。如果出現呼吸困難,無法出聲,表示異物梗塞氣管,應馬上撥打119,並執行哈姆立克法直到異物咳出嘔出。


如何預防嬰幼兒誤吞異物呢?


6個月至4歲大的小朋友很容易誤食異物,尤其是在6個月到1歲半前的口腔期,寶寶會通過嘴巴的咀嚼與味覺來探索認識世界,透過吃和將東西放到口中,來獲得滿足,所以會不斷嘗試抓東西往嘴裡塞。


我們可以選擇符合年紀的安全玩具,將家中藥品硬幣等容易誤吞的物品放置高處,或鎖在櫃子裡,幼兒哭泣和活動時應避免餵食,帶骨帶刺帶核的食物與硬質糖果,也不建議給學齡前幼童自行食用。


不小心吞到異物能馬上就做胃鏡嗎?


民眾就醫希望接受胃鏡檢查摘除異物,並非馬上就能施作。若空腹時間不足8小時,可能會因為檢查過程嘔吐併發吸入性肺炎,也因為食物殘渣的遮掩,增加尋找和撈取異物的困難度。此外,較小的魚刺雞骨,約80%都會自行滑入胃中軟化溶解,喉頭的異物感經過3至5天會逐漸緩解,若沒有吞嚥困難、吞嚥疼痛等警示症狀,不一定有急作胃鏡的必要性。 

----

感謝各大媒體採訪報導

2020年7月26日 星期日

【728世界肝炎日】C肝新藥全面健保給付,你篩檢了嗎?



有了抗C肝病毒口服新藥,終於不用再茫然地追蹤,不用再考慮是否作干擾素注射了!


過去醫療感染管控的衛生觀念不佳,部分鄉鎮的民眾因輸血、針頭共用等原因被傳染了C型肝炎,若您的親友長期肝功能異常,不清楚是否有病毒性肝炎帶原,請提醒他們把握機會接受篩檢,儘早發現並治療,以遠離肝硬化與肝癌的風險喔~




2020年6月12日 星期五

【一分鐘胃腸肝膽筆記】內視鏡膽管取石 8旬婦解除大患




苗栗縣80歲李姓老婦,有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高血脂及C型肝炎,且過去曾接受膽囊與甲狀腺切除手術,定期在公館診所追蹤及服藥。近日,她連續三天上腹脹痛、食慾差、全身虛弱,到公館診所檢查,發現有嚴重的肝功能異常,懷疑為阻塞性黃疸,醫師賴政埼立即將她轉診至大千綜合醫院後續治療。

經大千醫院電腦斷層掃描顯示,李姓老婦有一顆將近1公分大的結石卡在總膽管末端,導致膽汁流動不順,滋生細菌造成膽管炎,因此由大千肝膽腸胃科醫師林裕鈞為她進行內視鏡取石術,並接受抗生素治療,術後2天觀察,老婦恢復狀況良好、順利出院。

林裕鈞表示,內視鏡取石術全名為「逆行性胰膽道內視鏡取石術」,是讓病人吞入特殊設計的胃鏡,並在X光的導引下,從十二指腸的膽胰道接口處深入微創器械,將開口拓寬並撈出膽管結石,重新暢通膽管,以根治膽管炎和阻塞性黃疸。內視鏡取石術的好處,是可讓病人避免手術的痛苦,且縮短術後恢復期,讓病人早日回歸正常生活。

李姓老婦出院後,就近於公館診所門診進行追蹤,整體狀況皆恢復良好,她很感謝賴政埼醫師在第一時間協助她轉診至大千,也謝謝林裕鈞醫師專業的治療,讓她能順利恢復健康。

----

感謝自由健康網報導:結石卡總膽管 內視鏡取石8旬婦解除大患

形成膽結石的原因,包括體質、遺傳、懷孕、經常快速減肥、久坐不動、飲食太油太甜、肝硬化、溶血性疾病、地中海貧血、胃切除術後、影響膽囊收縮藥物等。

膽結石好發族群也有F4:大於40歲(Forty)、女性(Female)、肥胖(Fat)、多產(Fertile)。

提醒您飲食節制,少油少糖,規律運動,比較不會長「舍利子」喔!


2020年4月19日 星期日

【一分鐘胃腸肝膽筆記】皮膚莫名發黃,我得肝病了嗎?

             左圖:本文案例,感謝患者提供               右圖:網路。懷孕與肝病雌激素較高,導致手掌潮紅


56歲女性有糖尿病和地中海貧血病史,因為長期雙手蠟黃,家人朋友們擔心是否有肝病,催促她來肝膽腸胃科就醫檢查。


我仔細詢問了病史,她沒有飲酒習慣,也沒有服用中草藥與特殊西藥。抽血驗了全血球計數、白血球分項、肝功能指數、總膽色素、鹼性磷脂酶、B型肝炎表面抗原、C型肝炎抗體等,都是正常值,肝膽超音波掃描也沒有異常發現。


常見手掌蠟黃的可能性,疾病因素包括血紅素過低、肝病黃疸;生理因素則是胡蘿蔔素沉積(carotenemia, carotenoderma),富含胡蘿蔔素的蔬果包括木瓜、南瓜、番茄、胡蘿蔔、南瓜、辣椒、枸杞、柑橘、芒果等,一般食用攝取不容易超量,大多是打成濃縮的果菜汁長期飲用造成的。


患者說她也沒有每天大量攝取上述食物的習慣,倒是有每天服用含沙棘果萃取物的保健食品。查了資料,原來沙棘果也富含胡蘿蔔素,排除肝病,只要停用1~2個月,手掌膚色就能逐漸恢復正常了。


要如何分辨是肝病,還是胡蘿蔔素或茄紅素沉積的虛驚一場呢?


肝硬化和嚴重肝炎/肝癌的患者,主要是大拇指與小指指腹附近變紅(palmar erythema),成因為肝臟機能受損,無法代謝血液中循環的雌激素。此外,嚴重肝病患者的眼白會變黃,並且有食慾下降、莫名倦怠的現象。


而胡蘿蔔素或茄紅素的沉積,則是手部膚色均勻變黃,眼白顏色正常,不會有食慾下降、莫名倦怠的現象。




參考資料:
1. 胡蘿蔔素過量 膚黃眼不黃(元氣網
2. 胡蘿蔔素血症(台灣家庭醫學會



2020年4月13日 星期一

【一分鐘胃腸肝膽筆記】哮喘好不了,喉頭軟化症作怪



30歲男性腦性麻痹併智能不足的臥床患者,因持續喘鳴,一直被當成氣喘治療,甚至戴上正壓呼吸面罩,但效果不佳,電腦斷層掃描顯示有喉頭水腫。我被會診做胃鏡檢查,發現下咽結構異常,診斷為喉頭軟化症,造成呼吸時兩側勺狀軟骨皺褶(arytenoid fold)會部分堵塞氣管入口。


喘鳴(stridor)時常會與哮喘(wheezing)搞混,前者是吸氣時發出的喉頭吼聲,音量較大,成因為上呼吸道阻塞;後者則是下呼吸道的小支氣管狹窄堵塞,吐氣末期發出的高頻咻聲,音量較小,成因為氣喘或慢性阻塞塞肺病。


喉頭軟化症(laryngomalacia)較常見於嬰兒,通常1至2歲後隨著發育,喉頭結構就會定型而不再有症狀,若嚴重到影響呼吸或遲遲沒改善,耳鼻喉科醫師會評估是否需要做喉頭塑形手術。


本文案例可能屬於遲發性的喉頭軟化,與腦麻發育不良有關,因家屬不希望再做侵入性的醫療處置,且患者血氧濃度都能在95%以上,故只做觀察,不考慮手術。


喉頭軟化症型態分類
European Archives of Oto-Rhino-Laryngology volume 274, pages367–374(2017)


2020年3月11日 星期三

【一分鐘胃腸肝膽筆記】大腸鏡切除黏膜下脂肪瘤



67歲重度肥胖女性,大腸鏡發現肝曲處 (右上腹) 有一個約2公分大的黏膜下腫塊,按壓有柔軟下陷的「枕頭」徵象 (Pillow Sign),經內視鏡黏膜切除術切除後,病理證實為良性的脂肪瘤。

【一分鐘胃腸肝膽筆記】肝癌不想開刀怎麼辦?栓塞加電燒新選擇

病人接受血管栓塞術及電燒療法治療,恢復狀況好,且後續追蹤也無復發狀況


68歲女性洗腎患者,早年曾有B型肝炎病毒帶原,追蹤超音波時,意外發現有一顆貼近肺部的肝腫瘤,安排顯影劑電腦斷層掃描,放射科醫師判定為2.8公分的肝癌。


肝癌接受手術切除的復發率最低,是治療的第一優先選擇。尤其是2公分以下的早期肝癌,手術切除後5年的存活率可達80%;如果肝癌集中在肝臟的同一側,就算腫瘤數目稍多或長得較大,只要剩餘的肝臟功能尚可,仍有機會作手術根除。


不過,患者怕痛,家屬也擔心洗腎者較高的出血風險,雖然68歲接受手術在當今已不算年邁,聽了肝膽外科劉信誠醫師的詳細解釋,家屬討論後最終選擇電燒療法(射頻灼燒術, RFA),經由郭淑儀個案管理師的協助,轉介到我的門診。


對於害怕手術,以及年紀大、疾病多,不適合手術的患者,只要肝癌單顆小於3公分(最好在2公分以下),且在3顆以內,電燒療法是一個風險較低的替代方案。作法為經局部麻醉後,插入能產生高溫的特殊細針,將肝癌細胞「燙熟殺死」。


術前我再次作了超音波,評估腫瘤大小、位置,規劃入針角度,發現實際上有3.7公分大,而非電腦斷層顯示的2.8公分,若只使用單針單次灼燒,恐怕消融範圍不足,將增加復發的機會。


保險起見,我採取血管栓塞合併電燒的二階段療法。為什麼呢?


肝癌像是「釘子戶」,它會分泌血管生長因子,接上週邊的血管竊取養分,血管栓塞的原理,就是經由動脈導管,打入特殊藥劑塞住供養的小血管,讓它「斷水斷電」。

血管栓塞術後一週,顯影劑超音波顯示腫瘤內仍可能有微量血流


對於3~5公分的中期肝癌,先塞住供氧的小血管,可減少電燒的熱能流失而燒不乾淨;而主腫塊週邊沒怎麼「接水接電」的零星病灶,對血管栓塞的反應不佳,也可能局部復發,就能用電燒來補強,彼此剛好截長補短。


放射科蔣咸嘉醫師施作血管栓塞術之後,讓患者休息幾天,我接著進行射頻灼燒術,在高低兩個角度各燒灼了12分鐘,確保有足夠的燒灼範圍,將局部復發的機會降到最低。

電燒療法是插入能產生高溫的特殊細針(如右圖所示),將肝癌細胞燒死


術後1個月追蹤電腦斷層,與3個月後追蹤超音波,都顯示肝癌沒有復發,總算是鬆了一口氣,感謝大千醫院肝癌團隊的共同合作,成功完成了這例挑戰!



肝癌的危險因子包括B、C型肝炎病毒帶原、肝硬化,提醒有以上風險的民眾記得每3到6個月定期至肝膽腸胃科追蹤,早期發現,早期處理,大多能有不錯的治療效果。



感謝各大媒體熱情報導:

醫病》肝癌療法新選擇 把腫瘤「斷水斷電」再電燒(自由時報
肝癌不想開刀怎麼辦?電燒療法新選項(聯合新聞網
發現肝癌怕開刀 電燒療法燒死癌細胞(中時電子報
肝癌不想開刀怎麼辦? 電燒療法新選擇(大紀元
她罹肝癌卻怕開刀 醫師用這招將肝癌細胞「燙熟燒死」(三立新聞網
肝癌不一定要開刀了!血管栓塞合併電燒療法 復發機率降最低(ETtoday健康雲


2020年1月17日 星期五

【一分鐘胃腸肝膽筆記】錯過一輩子只能申請一次的神藥,怎麼辦?



70多歲的阿婆最近感到疲倦、胃口不佳,抽血檢驗發現應該是C型肝炎病毒作怪,肝功能2.5倍異常上升,檢測了病毒量和基因型之後確診。


肝炎個案管理師上健保局的網站登錄資料,準備申請抗病毒的特效藥給阿婆使用,卻發現她已經在其他診所治療過,但阿婆矢口否認拿過特效藥,我和個案管理師滿臉問號,究竟怎麼回事?


原來,是阿婆誤會聽不懂衛教,以為現在治療C肝還要自費幾十萬台幣,不知道自己拿回家的是健保給付的「治肝仙丹」,沒有服藥,也不敢回診。這在健保系統的判定,就是患者自行中斷治療,放棄一生只有一次的權益...


慢性C型肝炎感染是導致肝癌與肝硬化的病因,2018年的健保的癌症治療支出共1045億,其中有109億用在肝癌治療,占了約十分之一的比例。為了民眾的健康與減少罹癌後的支出,政府與衛服部撥出了特別經費,希望能在2025年左右全面根除C肝病毒。


過去C肝治療需要每週施打皮下注射的長效型干擾素(Interferone),為期約一年,療程中常有副作用如頭痛、倦怠、發燒、無力、憂鬱、骨髓抑制、甲狀腺功能異常,合併使用的雷巴威靈(Ribavirin)則可能有貧血的副作用。


辛苦不一定能得到回報......干擾素療法只對第2、3基因型的C肝病毒效果較好,治癒率達80~90%,對於第1、4基因型則只有50%左右的治癒率。


台灣的C肝患者,約50%是對干擾素不太有反應的第1b型,約40%是第2型,所以平均起來的治癒率僅有60~70%,加上過程中的不適,讓患者配合度不佳,截至2019年,衛服部估計全台40萬位患者之中,僅有近8萬人接受干擾素後成功清除病毒。


好在,科學家研發出新型的口服抗病毒藥DAA (Direct Anti-viral Agent),一天吃一次,持續三個月,治癒率達90~95%,又沒有干擾素的副作用;在全基因型的抗病毒藥推出後,成功率更提升到95~98%以上,醫師治療C肝更簡單,患者也更輕鬆!


想用神藥,錢從哪來?


幾年前剛上市時,還沒有健保給付,單人一個療程要自費100~200萬!健保議價能力強,海量採購,加上開放限制全面給付,藥商被殺價到30~50萬,但對於一般人來說,這筆開銷還是很龐大的金額,健保爸爸願意全額資助,患者和醫師都很開心,管它免費的背後有多貴,病人再也不用苦哈哈地籌錢,醫師再也不用勸說自費治療,還得擔心萬一失敗,何樂而不為?


回到開頭的故事,阿婆沒聽懂某診所的衛教,領了1~2週昂貴的神藥沒有吃也沒回診,喪失了健保爸爸巨額給付的權益,家屬心有不甘,寫信到健保局抗議,說尚未服藥,希望能再次爭取到莫名其妙錯過的,一輩子只有一次的治療機會。


於是,健保局行函到醫院,要求醫師提供相關資料,證明患者不適合使用干擾素,需要新型口服藥治療。我一邊讚嘆原來還有這種神操作,一邊寫了那份「回家作業」,懇請委員核准......至於能否成功通過,就等健保局的回覆囉。


透過這個案例再次提醒我,儘管看診忙碌節奏迅速,還是要盡可能讓患者聽懂,能有一位專業的個案管理師幫忙衛教,真的很感謝。


健保財務連年虧損,2018年虧損金額來到266億元,預估2019年赤字更多,虧損可能超過400億元,希望現在用在C肝治療的支出,能夠看到逐年降低的肝癌治療花費。


2021年之後如果健保費率調漲,你我可能會不高興,但為了能讓台灣健保永續經營,照顧貧病百姓和廣大的國民,調漲保費並避免被某些族群濫用,無論哪個黨派執政,遲早都得面對這燙手山芋。


2020年1月9日 星期四

【一分鐘胃腸肝膽筆記】什麼病,讓百大名醫也栽跟斗?


53歲的老菸槍賢哥(化名)罹患第三期食道癌,吞嚥困難疼痛,無法進食。腫瘤曾吃穿到氣管,很有機會也侵犯大動脈,有大噴血的風險,所以做了預防性的主動脈金屬支架置放,先從胃造廔管灌食,接受化療合併放療。


食道癌在化療放療後有縮小,分期別降低,賢哥終於能接受全食道切除,脫離靠胃造廔管灌食的生活。經歷了幾個月的療程和大手術,酒雖然戒了,但他煙癮還是改不掉。


術後半年不到,他不斷抱怨胸痛、喉嚨痛、頸部疼痛、乾咳,反覆出入醫院,希望醫師幫忙申請殘障鑑定,說自己無法工作。第一次胃鏡檢查並沒有看到手術接口有狹窄或局部復發的跡象,只有煙癮者常見的胃發炎,胸腔的電腦斷層掃描也沒發現異樣。


在醫護人員眼中,賢哥就是個不配合的患者,每天下樓散步抽煙,不願意去戒菸門診,住院就是來開診斷書申請保險理賠,那些全身不適的症狀,到底是抽煙造成的,還是裝出來的?


賢哥在胸腔科、心臟科都繞了一圈後,被認為沒有肺病也沒有心臟病,該不會是主動脈內金屬支架的問題?但血管內的支架通常是不會有感覺的呀?再者,主動脈支架一放下去就拿不起來,沒有明確的問題,只為了取出支架而開大手術,對患者有害無利。他也曾回診到醫學中心的手術醫師那裡,做了第二次胃鏡也無異常發現......最後,賢哥又回來找我了。


一樣的胸痛乾咳喉頸不適,一樣行動自如散步抽菸,只有多了自述的吐血還是咳血?好吧,就再來做一次胃鏡看看。咦?替代食道的胃裡面,怎麼多了一顆5公分的粘膜下腫塊?賢哥的食道已經全部切除了,現在胃所處的位置,已經拉上來到胸口,難道,就是這顆腫塊讓他一直有胸痛的感覺?這是腸胃道基質瘤(GIST)?平滑肌瘤(leiomyoma)?還是食道癌復發?
 



下一關難處在於,如何取得腫塊組織來確診?


胃壁共有五層,而一般切片夾頂多抓得到最內第一二層的組織,粘膜下腫塊時常是無法憑一般切片夾抓到的,這也是為何小於2~3公分的粘膜下腫塊,時常只能定期胃鏡追蹤。還好這腫塊不太會滑動,質地也夠硬,讓我能瞄準同一個點,往下多次夾取,以「深掘切片法」達到穿刺效果。過了幾天,病理化驗證實為復發的食道鱗狀上皮癌。


「虧我還回去找百大名醫,結果還漏氣沒有診斷出來。」賢哥為了緩解聽到噩耗的焦慮,半開玩笑地抱怨。


「話不是這樣說啦,粘膜下腫塊如果還不夠大,沒有往胃粘膜內的方向突出得足夠明顯,誰來照胃鏡都一樣看不到的,我還擔心是不是上次照胃鏡自己眼殘沒發現呢...言歸正傳,建議你還是回去找百大名醫,看到底還能不能開刀,或是要再做化療電療。」


我不禁捏了把冷汗,如果太自信鐵齒,認為賢哥在「無病呻吟」,沒有再幫他做一次胃鏡,「漏氣」的就是我了。從這個經歷我們可以學到:



1. 持續沒有改善的症狀,最好先當作有問題詳查
 
2. 清晰表達並友善配合,可以讓診療過程更順利

3. 年少輕狂嗑菸酒檳榔,人生黑白受罪沒後悔藥




2020年1月5日 星期日

【一分鐘胃腸肝膽筆記】你是真的血便,還是吃了什麼?



70多歲的貴夫人擔心地來到診間,說因為有年紀了加上最近解血便,擔心大腸癌,想要安排大腸鏡。


檢查當天,大腸鏡發現全段大腸內都是紫紅色果醬狀液體,還有密集的小黑點,我和技術師對視一眼苦笑:「她怎麼會檢查前吃火龍果?」「看到這個畫面,我一個禮拜不想吃草莓和果醬了...」


衛教單張上雖然有附飲食建議的圖文,但有時候患者可能太緊張了,或記性不好而忘記。衛教的醫護人員最好也別說可以喝果汁,我們想的是半透明的濃縮還原鋁箔包飲料,患者以為可以喝自製的天然果汁,但不知道要濾掉纖維和種子,也不知道色素不能太深。


貴夫人說,她使用高轉速的全營養調理機,把火龍果打得很細碎,應該沒關係吧?但實際上如果沒有做好標準的清腸,大腸鏡是無法好好檢查清楚的。


有些食物吃多了,容易讓人誤以為解血便,包括火龍果、甜菜根、櫻桃、番茄、紅蘿蔔等;而豬血、鴨血、鐵劑等吃多了,則會讓人誤以為解黑便。


一個標準的清腸準備該怎麼做呢?


檢查前三日要開始吃低渣飲食,如稀飯、白吐司、鰻頭、白飯、白麵、水煮蛋、去皮魚肉,蔬菜水果都不能吃,以免形成糞便。一般人常見的誤區是誤以為可以喝牛奶,或像這位貴夫人一樣,喝了色素較深的自榨果汁,覺得纖維有打碎就是低渣。


最重要的是檢查前一天,尤其是晚餐,一定要遵守全流質飲食,只能喝清湯、水、運動飲料、冬瓜茶、沙士;喝了瀉藥也要再多喝水、多起身走動,才會瀉得乾淨,讓醫師能發現小息肉並切除,不枉費3天的辛苦準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