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4月30日 星期日

長照2.0的小角落



醫護宿舍2年前開始施工,住院醫師們被要求更換寢室,許多人索性就搬出去租屋。最近和朋友聊天終於知道,煥然一新的無障礙坡道,是為了做長期照護中心的準備。


在病房時常會遇到出院沒多久又再次入院的老年病患,每每和家屬溝通出院事宜都像是在談判––

「能不能再多住幾天?」
「病況已經好轉,之後需要的是你們家屬的陪伴和照顧,沒有必要再繼續住院。」
「可是如果又...」


光治療疾病不夠...



在擔心與討價還價背後,背後的辛酸可能是老人照顧老人、子女都在外地工作、缺乏照顧人力、病況不適合在家調養、不想去安養院和護理之家等。臨床工作節奏緊湊,遇到這樣的個案,斡旋幾次沒有結果,醫護人員會請「出院準備服務」小組來幫忙溝通洽談,積極推動家屬去尋找屬意的照護機構,以解決住院床位雍塞的問題。


朋友說,醫療發達的現代,治療和延壽不成問題,十大死因不是一切,比起平均餘命,健康生活餘命的觀念更重要。失能(disability)的患者常因併發症而受苦,反覆地進出醫院,增加醫療資源的消耗和照護者的負擔。


舉例來說,嚴格的血壓控制、抗血小板藥物預防中風,對中壯年的幫助比較大;但老年人可能會因為低血壓而摔倒,一旦骨折臥床,健康生活餘命約會減少5年。定期的發藥、量血壓體溫、三餐餵食...這種生活節律的建立,能促進疾病恢復,出院後若照護中斷,老人少了與世界的聯繫,常見飛速地失能和退化。

一個好的出院準備服務的確重要。目前若申請長照資源,病人返家後約7天內照管專員會到府評估,14天內核准,最快21天才能得到服務,中間的照護中斷,就可惜了醫護人員的努力,正如台北市社會局長許立民所說:「沒有醫療的長照不會好,沒有生活照顧的長照不會成功。


失速老化的照護困境



台灣已進入高齡社會,老年人口超過14%,聯合報報導,全台約78萬失能者,過半數由家人照顧,隱性照顧者約270萬人,從他們身上可看見三種苦:一苦老老照顧、二苦75%女性照顧者,女兒媳婦扛起重責、三苦離職照顧,勞動部統計每年13萬人因照顧而辭職。


搭配蔡英文總統的政策方向,長照2.0宣稱要擴大服務對象到50歲以上失智症患者、55~64歲失能平地原住民、49歲以下失能身心障礙者、65歲以上IADL(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功能)失能的衰弱(frailty)老人,整合衛生局與社會局的資源,讓長者能在地安老。


然而企圖由上而下來推動政策,困難重重。中視《失速老化,長照只准成功》影片,與報導者的專欄都提到,財源不穩定、長照專業人力缺乏、職涯發展前景不佳、大眾認知中,長照看護為3D行業(Dirty, Difficult, Dangerous),此外,誘因不足難以拉動醫療院所來配合。


無心插柳柳成蔭



「撇開評鑑需要,發展長照看起來不太受支持對吧?有趣的是,當初傻傻地接手寫計畫書,卻沒想到現在會做這麼大!」


聯合報報導,高榮於2016年10月和衛生局合作推出「出院準備計畫」,針對住在附近的左營、楠梓、三民區患者試辦,在出院前3天,由個案管理師評估病患及家屬的返家需求,也許當天出院,下午就可以提供服務,讓照護能無縫接軌,目前已服務20多例個案,衛生局未來打算擴大到其他行政區。


記者會辦了之後,高榮變成長照2.0的關注焦點之一,甚至台北、台中的院所都被要求來這裡參訪學習。這計畫一口氣讓許多長官們有了政績,我們的資源也變多了,當初接到任務時只想簡單做,真的沒想到會搞成這麼大。回想那3天幾乎沒睡到覺,晚上10點說計劃書要修改,隔天早上6、7點就說要繳交。」


「經過這次經歷啊,我有個體會––對的事情就要好好地持續去做,當然中間會有阻力、壓力,但冥冥之中 神會動工,促成想像不到的結果。」


面臨衝擊的準備?



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,預估在2061年,每1.2位青壯年要扶養1位老人,你我都面臨成為照顧者的壓力,除了加強自我健康管理,出社會起就要有財務規劃觀念。台灣人壽副總黃文章建議,善用「3331法則」,3成薪水日常生活使用,3成可能用在房屋和汽車貸款,3成規畫子女基金或退休準備,1成規劃意外與醫療保險。


能否提升被照顧者的處境,轉化他們成為照顧者呢?能不能讓親友長輩健康地終老,根本不須動用長照資源?我們需要長照計畫,還是預防照顧?長照2.0是否會成為老人的福音,某部分族群的災難?如何達成雙贏、多贏?


為朋友得以一展抱負感到開心,同時再次想起查理‧芒格 (Charles Thomas Munger)的名言:


宏觀是我們必須承受的,微觀才是我們能有所作為的地方。




2017年4月28日 星期五

不放棄治療的理由


一位洗腎10多年的七旬老翁,超音波發現肝臟有不尋常的陰影,加做電腦斷層後,確診是6公分多的右葉單顆肝癌,門診當下我想到適合的治療方式,是經動脈腫瘤血管栓塞術,需要趕緊安排住院。特別的地方是,他沒有常見的肝癌風險因子,慢性的B型肝炎或C型肝炎;此外,老伯的回答也很特別...


「我不要治療。」


「為什麼?不治療的話,通常約3至6個月腫瘤就會變大一倍,趁現在還能處理,我趕快幫您登記住院。」


「光一週3次洗腎就有的受了,還要治療這個肝癌,我都70幾歲,也不想活太久。」


「你確定嗎?要不要跟家人討論一下?如果拖延到腫瘤轉移到其他器官,或是侵犯肝門靜脈的話,治療會越來越困難,甚至無法治療。」


「不用,我自己就能決定。醫師不好意思,你說的我都知道,我弟他才剛因為肝癌過世,他也是在你們這邊治療了兩年多,一直復發,做了好幾次血管栓塞,他跟說很痛苦,我覺得維持這樣就好,反正都一把年紀了。」


肝癌的高復發率,並不在於初期治療無效,而是受到慢性發炎、肝纖維化的影響,本身就是腫瘤好發的環境,才會野火燒不盡,春風吹又生。目前醫學的治療很像在打地鼠,冒出來就把它幹掉。如同為了幹掉地鼠,也會踩爛菜園一般,我們不得不犧牲部分肝臟的功能,因此不斷的復發,接受多次治療,會讓人產生怎麼越治療病況越差的感受。


能抑制慢性發炎和肝硬化的方法,在病毒性肝炎方面,有針對B、C肝病毒的藥物;此外也會衛教戒煙戒酒、別熬夜過勞、服用不必要的藥物偏方、醃製品、不新鮮的隔餐食物、容易產生黃麴毒素的花生再製品,然而短板仍在尚未有徹底修復發炎、纖維化的療法。


醫師不想放棄,但交換處境的話,我也不想三番兩頭就要住院,畢竟才看到親人受苦兩年走掉,聽到什麼血管栓塞後肝癌復發率不高,才15~20%,真的聽得進去嗎?


還是腎臟科的學長厲害,在老伯幾次洗腎的過程苦口婆心地勸說,他終於同意先住院評估,因為只有單一顆腫瘤,雖然很大,但只要肝功能足夠、沒有侵犯到肝門靜脈,外科醫師願意幫忙做手術切除!

這又讓我學到一課,以為洗腎患者開刀風險高,加上肝癌超過6公分,血管栓塞比較適合;但患者比起血管栓塞,更能接受開刀,剛好也有外科醫師願意拼拼看。


「如果這樣就放棄,實在太可惜了...」

腎臟科學長這麼說的時候,仿佛散發出神聖的光芒。跨越不同科別的討論斡旋,與不斷說服病人、給予選擇和希望,所需付出的時間和精力,是台面上看不到的。也感謝透過這個機會,對這張高雄榮總肝癌治療指引的印象又加深不少。


高雄榮總肝癌診療指引 2016年8月 第一版



2017年4月23日 星期日

避開決策的盲點


你必須作出某個重大的決定,10個人勸你千萬不要去,只有2個人說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。你該怎麼決定?


故事發生在以色列人脫離在埃及400年的奴隸生活後,來到曠野,度過大大小小的難關,最後準備回到400年前的故鄉,傳說中 神預備好的迦南地。他們派出12位偵查兵去探勘,花了40天回來。

10位斥候說:「物產豐饒又怎樣?那邊早已經住了人高馬大的其他移民,絕對打不贏,去了是送死。」

只有約書亞和迦勒2位持異議:「不會的,如同摩西所說的那般,是流奶與蜜之地,就算要征戰,我們也能打贏!」

在巨大的不確定之下,人們選擇看似最安穩沒風險的選項,恐懼、焦慮、憤怒等情緒粉碎了討論的空間,輿論直接作出最粗暴的回應:「早知道不要逃出來了!」「摩西踹共!我不是來這裡送死的!」「待在埃及做奴隸還比較好,至少有飯可吃,不用每天漂泊,有一餐沒一餐...」


以色列人歷經百般波折,最終還是進入了迦南,但原本只要1~2週的路程,額外又多花了40餘年。換做是你我,能否做出比以色列人更好的決策,少走一些彎路?


英國年津字典,與德國德語協會,不約而同地選出「後真相」作為2016年年度代表字。Post-truth,並非沒有真相,而是真相為何再也不重要,比起客觀的事實,人們堅信自己支持的一方論調,拒絕同溫層外的其他可能性,情緒凌駕在理性之上,產生許多讓人瞠目結舌的決定。

到底什麼時候決策的品質會下降?意志力是無形的精神體,也是有形的消耗品,面對工作和生活的繁忙,我們不斷地比較、選擇...燒腦之後,可能會身心俱疲無法做出好的判斷,焦躁、易怒...或乾脆直接放棄,挑最簡單方便的選項,你身不由己,因為已經處於「決策疲勞」的狀態了。(餓太久血糖低?吃飯就會好轉喔!)


破解「後真相」與「決策疲勞」,讓我們互相提醒「停、看、聽」:

1. 停:停止注意力耗費在緊急但不重要的,枝微末節的事務上。

2. 看:看出自己的情緒,從生氣轉換為知道自己在生氣,進而能描述出為何會被激怒。

3. 聽:聽聽多數人的想法,參考少數專家的意見,綜合分析後,自己決定並承擔後果。


<人的內心和想法>會隨著時機而有不同的看見和感受。有時,就如同視力變差一般,「判斷力和思考力」會降低。那時去看會看不清楚,那時去判斷會無法正確地判斷。
<自己內心和想法的機能>不正常、有情緒或帶有討厭對方的心情時,會按照自己錯誤的內心來判斷。因此,聽到其言論的人也會受到其影響,一起用錯誤的方式來看待、感受和判斷。 
是在什麼時候看到東西和事物的呢?是在什麼時候看到人的呢?-這就是這麼重要。想法和判斷是完全還是模糊呢?-會隨著這點而左右看起來是「正常」還是「不正常」。應該要讓<內心和想法>變得「正常」,然後再看待並判斷存在物或人。

-- 鄭明析牧師


2017年4月21日 星期五

吃油降油?談Omega-3


深海魚油、亞麻仁油,到底在夯什麼?


吃得很清淡,沒加什麼油,肝臟還是會把攝取過多的糖分轉換成三酸甘油脂、膽固醇,現代人熱量過剩,仍然營養不良,缺乏均衡的營養,產生許多慢性病,如高血壓、高血脂等。過高的血脂肪,是罹患中風、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之一。


多元不飽和脂肪酸(PUFA)對心血管疾病有好處,更精確地說,PUFA家族中的Omega-3 EPA/DHA才有證據,一般PUFA食用油大多含Omega-6,並非Omega-3,真的要獲得Omega-3,要從海洋生物,或亞麻仁等植物中來取得。


Omega-3的處方藥脂妙清(Omacor),原開發廠是挪威Pronova藥廠,雖然2016年7月剛在台灣上市,它在歐美日臨床使用已經超過10年以上。它號稱有效成分EPA/DHA(460mg/380mg)佔84%,一般市售保健魚油據說普遍<30%,花錢不一定有幫助。目前Omacor沒有健保給付,自費一顆60元,相當於一餐便當。


1999年發表在Lancet的大型臨床試驗Gissi-Prevenzione,找了11324名心肌梗塞後的患者分成四組,一天一顆Omacor、Omacor加上維他命E、維他命E、安慰劑。42個月後,相較於安慰劑,有使用Omacor的組別總死亡率降21%,心血管相關死亡率降了30%,猝死率降了44%。歐盟核准心肌梗塞患者一天一顆Omacor的適應症根據此研究而來。


在學理部分,Omega-3的作用機轉有抑制發炎、抑制TG合成、促進VLDL代謝。


Omega-6在體內會代謝成花生四烯酸,促成發炎;而Omega-3中的EPA/DHA,除了能抑制花生四烯酸的合成外,最後代謝的產物PGE-3和LBT-5,也是抗發炎反應的物質,可幫助人體遠離慢性發炎、組織缺氧而致病的狀態。


吃油降油的原理是,它會抑制甘油酰基轉移酶(Diacylgycerol Acyltransferase,DGAT)的作用,減少肝臟把糖分轉化為三酸甘油脂(TG)。


此外,它促進脂蛋白分解酶(Lipoprotein Lipase)作用,加速極低密度脂蛋白(VLDL)的分解。


美國心臟科學會於今年(2017年)建議,處方藥等級的Omega-3可以應用在心衰竭和冠心病,作心肌梗塞的二次預防(secondary prevention)。


國內外建議補充Omega-3的治療指引包括:

1. LDL已達標但TG仍超標之糖尿病患者 (AACE)
2. 嚴重高三酸甘油脂(TG >1000 mg/dL)患者 (AACE/臺灣動脈硬化學會)
3. 慢性腎病患者 (臺灣腎臟學會)
4. 冠心病患者 (AHA/臺灣動脈硬化學會)
5. 心衰竭患者 (AHA/ESC)
6. IgA腎炎患者

Omega-3目前在全世界各領域疾病都有臨床實驗在進行中,包括阿茲海默、老年癡呆、憂鬱症、注意力過動(ADHD)、發炎性腸道疾病、紅斑性狼瘡、氣喘、關節炎、異位性皮膚炎、青春痘、乾眼症、脂肪肝、代謝症候群等,使用的適應症應該會越來越廣。 


最好的藥物是三餐,人如其食,"You are what you eat"已是人人耳熟能詳的金句,只是在繁忙的現代社會很難做到。滿多患者會詢問,該吃什麼好?能不能不要吃藥吃到飽?


聽完Omacor的介紹,分享筆記和一些感想:

1. 食療和保健食品的變數太多--有辦法自律嗎?配方要全面必須付出的代價?添加物、賦形劑的比例和壞處?有沒有辦法經過胃酸膽鹽的考驗?生體可用率佳嗎?

2. 談話要追求「有效溝通」,生技公司和藥廠也都在追求「有效濃度」。

3. 有藥物的效果,又如同食物一般幾乎沒副作用的藥用食品(Medical food),相信很快會成為醫療保健產業風靡的新戰場,醫療和保健的分野,也勢必會變得模糊。


2017年4月20日 星期四

重啓馬拉松


面對好的事情,就算沒有感動也還是要去實踐。這樣才能養成體質而達到得到感動而實踐的階段。肉體生病時、虛弱時會比較沒胃口。不過,就算沒有想吃東西的念頭,也還是要吃藥、要吃對身體好的東西才會有胃口,而達到能吃得津津有味、恢復健康並好好活動的階段。

培養體質的時候,就算沒有得到感動也還是要去做。
-- 鄭明析牧師


從2013年跑太魯閣半馬,2014年跑里港全馬之後,因著各式各樣的藉口,我就沒能持續地寫作和跑步了。


偶爾,天外飛來一筆靈感,某種豁然開朗的震撼,迫使人們不得不去做些什麼,那真的是偶爾,很難等到的,一直痴痴地等,等到太陽都下山,也不會發生什麼。知名小說家村上村樹,在1978年4月1日下午,望著晴朗的天空,觸摸著翠綠鮮嫩的草坪,聽著棒球被擊飛時金屬清脆的響聲,他告訴自己:「對了,來寫小說看看。」然後就開始寫了。


《挪威的森林》、《海邊的卡夫卡》等作品,我想不是無數個感動的瞬間而捻來的,而是持續地寫;同時,他也是一位持續地跑者,其中一本著作,寫的就是親身的路跑心得,《關於跑步,我說的其實是...》,村上的幾句想法,讓我眼睛亮了起來--


「強化基礎體力是朝向更大的創作不可或缺的事。」
「要處理真正不健康的東西,人必須盡量健康才行。」


就是它了!我也要練練持續地跑步和寫作!賦予一件事情多重且重大的意義之後,接著是把創造性的事務,拆解成機械式任務,過去時間相對較多,但如今再次把時間投注在跑步和寫作上,值得嗎?

短期看不出來,但長期絕對值得,至於方法...


村上說:「除了年輕時期外,人無論如何實在有必要設定所謂的優先順序。要順序排出時間和精神體力的分配比例。到某個年齡為止,自己心裡如果不確實建立這樣的系統的話,人生會缺乏焦點,變成沒有輕重緩急。」

因此,這個重啓馬拉松計劃,不能把坑挖得太大影響我的醫療專業,不了了之就變成吹牛;也不能挖得太淺,輕鬆就能做到的,也沒什麼挑戰價值…醞釀這麼久,我決定要執行的是--


從4月19日至5月19日,每天慢跑≧1.5公里,並且每天發佈≧1篇網誌!

挖坑給自己跳,看看30天之後會長出什麼?敬請期待!


2017年4月19日 星期三

突破主管圈


「每個時代處於自己的路的世界之生活很忙碌,所以無法治理或參觀其他世界,就算想那麼做也沒辦法,而且其他世界的門檻很高、層次很高,所以根本上不去。各時代生活不同、主管圈不同、想法也不同。那時代就是那主管圈。」
-- 鄭明析牧師


不同的主管圈,要說它是「AT力場」、「領域結界」、「平行宇宙」都行,總之是個難以察覺,但不一定難以突破的無形障蔽。


獵豹移動科技CEO傅盛在《所謂成長就是認知升級》一文中提到,一個人會有4種認知狀態:

1.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(95%)——以為自己什麼都知道,自以為是的認知狀態。
2. 知道自己不知道 (4%)——有敬畏之心,開始空杯心態,準備豐富自己的認知。
3. 知道自己知道 (0.9%)——抓住了事情的規律,提升了自己的認知。
4. 不知道自己知道 (0.1%)——永遠保持空杯心態,認知的最高境界。

好消息是,只要保持在「知道自己不知道」的狀態,就可以大勝95%的人了,哈哈!但是,落在5%之後,也仍然可能沒什麼展望。想要進入更高層次的主管圈、達成認知升級,必須不斷地把所知所體悟的化為行動;另外一個方法,我們可以貼近更豐沛的存在、與懂得更多的人事物共同成長,這不就借力使力不費力?


很多時候,就是那個關鍵的認知,讓門檻不再那麼高。


2017年4月17日 星期一

見不得別人「的」好

吳妍華教授,是我就讀陽明大學時的校長,她一直是一位爭議性的人物,不太受大學生和輿論所喜愛,轉任交大校長後,忘記自己的身分,說出「我們陽明」、「你們交大」;太陽花學運的時候,跟員警道歉說「沒有把學生教好」,一整個政治不正確啊!


一直到畢業6年後的今天,在《迎戰B型肝炎》這本書裡,我才知道吳妍華教授是分子生物學領域裡赫赫有名的學者。她指導施純明教授將C肝病毒與B肝病毒同時轉殖到人類肝細胞株裡面,發現HBsAg, HBeAg, HBcAg的表現都減少了2-4倍,而且釋出的B肝病毒顆粒更減少了20倍,此研究率先證實C型肝炎的核蛋白的確會抑制HBV的複製,論文發表在病毒學頂尖的Journal of Virology期刊,是被廣泛引用的經典文獻!


除此之外,她還是中研院院士、曾獲選十大傑出女青年,交大校友看中她的生醫背景,三顧茅廬,邀請她參加交大校長遴選...這些專長和經歷,是過去的我完全不會想去了解的。


生命的每個階段,總會有喜歡和不那麼喜歡的人物,過了6年,其實早忘了當初校長哪裡讓我不爽,倒是陷入了沉思:如果10年前就了解那許多視而不見的價值,命運是否會有所不同?時間無法回頭,錯過的就錯過了,幸好,還知道自己錯過什麼,能避開下一個10年裡無謂的損耗。


見不得別人「的」好,的確是個大坑、大陷阱,會讓我們錯過很多美好。這人性的萬有引力,要常常提醒自己去超越,即便理念和個性不太相合,也要試著去「看見別人的好」,將那些特質和強項融會貫通,化為個人成長的養分。


別再錯過。



符合那年紀、那時代的事,不論是天上的事還是地上的事,都已經做完而結束了。如今只剩下符合往後年紀、符合此時的事了。
--鄭明析牧師


2017年4月6日 星期四

發達世界中的原始人


發達的世界為了脫離自己舊有的生活而不斷豁出性命、付出努力、付出辛勞、研究並行動。

然而,"原始人"並沒有想要脫離自己的生活,只希望能維持原本的生活。差別就在於此。 他們沒有接納更好的事物,只是按照以前的方式生活。

度過生活時,人的腦會浮現出「讓自己的生活更好的想法」、看見「更好的事物」。人是一邊將所想、所見付諸行動,一邊發達起來的。


--鄭明析牧師 


最近證道不斷強調要擺脫「既有性」,在既有的狀態下,通往更好生活、更高層次的可能性非常低,除非「盡心、盡性、盡意」,使出洪荒之力來行動,幾乎無法扭轉敗局。簡單樸素的道理,並不代表容易,它似乎是你我早就知道,但總是猛然醒悟怎沒想到?


人是依靠認知和概念行動的物種,若腦海中不存在某個清晰明確的概念,視而不見是常態。若不知道自己的「既有性」是什麼,也無處能著手來擺脫,試著自己來定義看看「既有性」是什麼?



「這樣就好」的魔咒




隨著年紀增長,我們被生活和工作夾殺,大腦時常陷入多視窗運作模式,我們開始說服自己「先求有再求好」,模糊的語言和概念反過來塑造人格成為「這樣就好」,久而久之,就落入了所謂的「既有性」。


學習、提升層次的過程並非常常是愉悅的,有時要打掉重練,不一定有熱情的鼓勵,似乎遙不可及的正向回饋......「不知道有沒有用?」很妙的是,有人選擇去實踐,有人選擇維持現狀,都是因為同樣的理由––



不知道有沒有用?




「窮人思維」不是沒有錢而產生的想法,而是不敢擁抱不確定性,光陰飛逝後,勝算因為環境的變蕩而逐漸降低;「富人思維」則願意在諸多的可能性中持續去預判和行動,累積經驗和教訓並快速地調整,因此逐漸提高勝率。


感謝 神的提醒,到底該維持「這樣就好」,還是挑戰「如何更好」?一起來唸個三遍—



Choose "be better" rather than "be good"!
Choose "be better" rather than "be good"!
Choose "be better" rather than "be good"!

2017年4月5日 星期三

肝功能異常的特例--是福還是禍?

檢驗數據的正常值,落在範圍內不一定是正常,跳出紅字也不一定就異常,在某些狀況下,肝功能指數異常上升,是「自主修復」的前兆。


1980年左右,歐美學者發現慢性B型肝炎隨著HBeAg抗原轉為陰性,產生anti-HBe抗體後,病毒DNA量也會跟著降低許多,因此認為HBeAg血清轉換(e-seroconversion)是B型肝炎病程的重要分水嶺。硬要做個比喻的話,有點像是網路越來越迅速普及後,網咖和傳統電動遊樂場的市占率就節節敗退吧?


台日學者發現,在HBeAg血清轉換前三個月內,有將近70%患者有肝功能(ALT)急速上升超過300 IU/ml的急性發作現象(正常<40),這代表什麼意義?


現代肝臟醫學之母Dame Sheila Sherlock提出假說,認為這些變化可能是病人的免疫系統由於某種原因得到強化,得以對病毒進行免疫反應而導致肝發炎,因而「清除」了病毒,乃至引起HBeAg血清轉換。肝炎病程中"免疫廓清期" (immune clearance)的發想源自於此。


後續的相關研究發現,病理切片下若發炎變化越廣越厲害,越容易達到HBeAg血清轉換!病毒、宿主、免疫之間的消長互動,讓人不禁讚嘆造物的奇妙,也隱約暗示著––


不舒服的症狀,有時是人體細胞得到足夠的能量後,開始排毒、修復的過程。




參考資料:

HBeAg血清轉換的因素

1. 年齡<3歲:2%/年;3-15歲:4-5%/年;成人:~15%
2. 病人基因IL-10-1082 G/G 與IL-12B-10993 C/G (與Th1反應有關)
3. HBV基因型:B高於C;A高於D
4. ALT超過正常上限5倍者,年HBeAg轉換率高於較低者4~5倍
5. 急性發作時:
    - AFP >100 ng/ml者血清轉換率很高
    - HBV DNA <10^7 copies/mL者
    - 肝炎變化越厲害,如 BNH(bridging hepatic necrosis),HBeAg轉換率高

Liaw YW et al. Changes of serum HBV-DNA in two types of clinical events preceding spontaneous HBeAg seroconversion in chronic type B hepatitis. Hepatology 1987;7:1-3